|
本报讯 (记者 张志杰 通讯员 邵志鹏) 昨日,在周至县集贤镇金凤村村民郭顺利家的樱桃园里,村樱桃协会技术员韩治国正在帮忙剪枝、拉枝,还给郭顺利讲授了春管的几个要点。“这几年多亏了协会和技术员的指导帮助,让我家的收入一年比一年好,让咱终于脱了贫,实现了‘致富梦’!”郭顺利说。
金凤村地处环山旅游路两侧,土地疏松、土质肥沃,灌溉条件好,适宜种植樱桃。2000年初,村里有一少部分村民开始试着栽植樱桃,但都是小樱桃品种。韩治国是村民种植樱桃的带头人。他是“农广校”毕业的,学习了一些栽培知识,通过实践,掌握了一定的种植技术。在他的带领下,金凤村樱桃栽植由起初的130多亩发展到860多亩。到了2008年,当地樱桃栽植已初具规模,面积达2000多亩,大樱桃品种增加到七八个。当初跟韩治国一起种樱桃的不少村民获得了较高的收入,尝到了种樱桃的甜头。为了让更多的村民和贫困户尽快摆脱贫困,都过上富裕的日子,在村两委会支持下,韩治国等6人作为发起人,成立了周至县集贤镇第一家樱桃协会,并建立了集贤镇樱桃基地。两年内,村里160多户村民加入了本村樱桃协会,其中贫困家庭就有50多户。樱桃基地的建立,还带动了周边的大曲、赵代、殿镇300多农户发展樱桃。
在樱桃产业发展过程中,金凤村樱桃协会声誉和凝聚力不仅得到提升,而且会员家庭经济收入比非会员家庭人均年收入普遍高出6000多元。“协会针对贫困户进行技术服务,深入贫困户,现场技术指导不少于3次。”身为协会副会长的韩治国说。截至去年年底,其中41户贫困家庭实现了脱贫,走上了富裕之路。
金凤村村主任周团胜告诉记者,这几年,樱桃协会引领会员,多次举办培训班,组织大家学习领会党的各项政策,积极开展樱桃生产经营活动。村上还建立农贸市场,搭建了网上销售平台,优先收购贫困户的农产品,实现了“帮、带、扶”的新型服务理念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出处非(中国新农网)的作品,均转载于自其它媒体,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目的在于信息的传递,本网不承担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如对稿件有质疑请与本网客服联系。
2、刊发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15日内联系本网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