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强起来 农村美起来 农民富起来
- 来源:人民网-青海频道 2018-04-02 15:45:03
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重要任务。按照中央和省州安排部署,我市深入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全面提升美丽乡村建设水平,努力朝着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目标迈进,全力推动全市农业农村工作再上新台阶。
按照十九大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部署和省州要求,市委、市政府多次专题研究部署,深入推进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围绕“强创新、促合作、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总体目标,以调整农业结构、建设生态畜牧业、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全面深化农村牧区改革等为主要抓手,协调推进农牧业提质增效、农牧民持续增收、农牧区绿色发展,全市农牧经济总体运行平稳。2017年实现一产增加值5亿元、增长11.74%;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6851元,增长9%,为乡村振兴战略打下了坚实基础。
作为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主战场”和全省经济发展的“前沿阵地”, 我市工业化、城镇化程度相对较高,同时又是全省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有较好的基础。结合这一实际,在今年的市委十三届四次全会上,市委、市政府提出要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实施好乡村振兴“五大工程”,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积极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全面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
随着产业结构的持续优化,农牧业发展水平的不断提升,去年,全市农作物总播种面积9.7万亩(耕地种植7.2万亩),其中枸杞种植面积8.7万亩,蔬菜种植面积0.43万亩,粮油0.14万亩,藜麦0.4万亩,水果花卉0.04万亩,种植结构由粮油作物向经济作物转变,以枸杞、藜麦、果蔬为主的特色作物种植比重达到98%。全年实现枸杞产量1.24万吨,蔬菜产量2.65万吨。建成枸杞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3万亩,出口枸杞标准化生产基地1万亩,绿色枸杞认证0.9万亩,培育青海省著名商标企业2家。去年出口枸杞346.51吨,创汇339.3万美元,出口分别占全省74.8%、71.8%,“虹鳟鱼”等32个产品通过农业部绿色、无公害农产品认证,“格尔木蒙古羊”等三个产品通过农业部地理标志认定,产业提质增效效果不断凸显。今年,我市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一步壮大特色优势农牧业,推进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品牌化建设,坚持农牧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一起抓,推动农牧业高质量发展。
建设生态宜居的新农村,是农牧民群众共同的期盼,也是全市各部门各单位共同的目标任务。顺应农牧民群众发展需求,全市上下全力以赴,在开展脱贫攻坚的基础上,深入开展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如今,走进我市乡镇农村牧区,街巷干净卫生,庭院环境优美,房屋整齐有序,新农村景象正在不断显现。今年我市更是突出生态宜居这一发展要求,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 、“厕所革命”等工作,加快推进城乡各类厕所项目前期建设,统筹做好运营管理工作。重点加快农牧区改水改厕的步伐,尽快实现乡村旅游景区、乡村旅游交通沿线厕所全覆盖。各乡镇、村社不断提高村庄规划建设管理水平,从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入手、从治理脏乱差入手,扎实推进美化绿化工作,改善村容村貌,着力建设具有乡土韵味、体现乡愁记忆的美丽宜居乡村。
“听说今年还要评五星级文明户,争取也要在自家门前挂上一个。”走进我市的农村牧区,门前悬挂着的“五星级”文明户牌十分显眼,追求文明之风昌盛。小小的门牌,正是农牧民追求文明之风的具体体现,成为了农牧民群众的共同追求。今年,我市更是突出乡风文明建设,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推动乡村文化繁荣兴盛,形成移风易俗、自尊自信、向上向善、孝老爱亲的良好社会风尚。
和谐有序、满富活力的新农村,离不开有效的治理。今年,我市健全自治法治德治体系,既运用法治手段,又体现社会道德约束力,确保农村牧区社会充满活力、和谐有序。进一步完善“党建+N”工作模式,规范村级责权,强化民主协商,夯实治安基础,完善公共服务,推进“微权力”治理,构建党组织领导、村民自治、社会组织参与的村级治理体系,打造“五维共治”基层治理新格局。把以规立德作为净化农牧区社会风气的治本之策,突出村规民约的观念引导和行为约束作用,使风清气正、向善向上的舆论导向推动自我教化,形成良好的村风民俗。
市农牧和扶贫开发局负责人告诉记者,去年,全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工作扎实推进,基本完成了21个村、4393户、43200亩的确权工作,还健全完善了新型农牧业生产经营体系,积极推动枸杞之乡和休闲农业省级产业园创建活动,稳步推进全国草地生态畜牧业实验区试点建设工作,完成了阿拉尔和那陵格勒等两个合作社股份制改造工作。这为我市深化农牧区改革,激发出了无限活力。
今年,我市更是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完善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不断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我市积极培育农牧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组织、家庭农场等,千方百计拓宽农牧民就业创业渠道、促进农牧民增产增收。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保障,不断提升民生保障水平,进一步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据了解,去年,我市实施农牧业项目五大类83个,项目总投资4.67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15亿元,5件涉农为民办实事项目全部完成。新建高标准日光节能温室444栋,网围栏20万亩,草原排碱沟18公里。测土配方、地力提升、高产技术及适用技术集成配套使用,为农牧业丰产增收提供动力。落实省州市三级扶贫资金4504万元,统筹实施23个项目,有效提升完善贫困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着力提高贫困群众发展能力。扩大脱贫攻坚政策宣传教育范围,实现宣传教育在42个行政村全覆盖。扩大扶贫工作覆盖面,加大对贫困边缘户、2014-2015年脱贫户中的困难户帮扶力度,全市贫困人口、贫困户全部达到脱贫摘帽的标准。
今年,我市按照省州部署,继续深入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坚持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两手抓,坚持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努力构建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全面融合、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坚持财政优先支持和金融重点倾斜,通过规划、修缮和配套建设,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互联互通。以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目标,加强公共服务机构设施和能力建设。注重城乡教育、医疗、养老、低保和困难救助的统筹衔接,促进城乡居民享有更加公平的基本公共服务。积极引导人口、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在城乡间合理流动,进一步激活市场、激活要素、激活主体。加快户籍改革,提高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坚持建管并重,创新管理机制,融合管护力量,落实管护经费,建立健全农村公共服务运转维护的长效机制。
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离不开体制机制的有效保障。今年,我市围绕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将着力构建多元保障体系,建立乡村振兴战略领导责任制,健全党委统一领导、政府负责、职能部门统筹协调的领导体制。发挥基层党组织的引领作用,把着力点放在班子能力建设、后备力量培养和发展集体经济上。调动群众积极性,把乡村振兴转化为群众追求美好生活的自觉行动。深入推进农业农村“放管服”改革,进一步强化财政资金投入保障,统筹融合涉农资金,加快形成财政优先保障、金融重点倾斜、社会积极参与的多元投入格局,真正让农业强起来,让农村美起来,让农民富起来……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出处非(中国新农网)的作品,均转载于自其它媒体,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目的在于信息的传递,本网不承担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如对稿件有质疑请与本网客服联系。
2、刊发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15日内联系本网客服。
-
-
聊城阳谷整合资源推进产业扶贫
聊城市阳谷县李台镇围绕巩固提升脱贫成效这一目标,依托优势产业项目,有效整合各类资源,积极推进产业扶贫项目,进一步增强贫困群众..
2018-04-09 14:45:36
-
-
无人科技助力乡村振兴 京东智慧农业共同体成立
以科技赋能、资源赋能、产业赋能助力乡村振兴!4月9日上午,京东无人机开放赋能暨智慧农业共同体启动会在京东集团总部举行。会上,京东..
2018-04-09 14:44:35
-
-
岳普湖县: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带动就业
4月7日,岳普湖县也克先拜巴扎镇塔勒博依村村民在该村农业科技示范基地除草。该基地育有20多种300万株蔬菜、瓜果、花卉苗,已吸纳20多..
2018-04-09 14:40:38
-
-
根据目前形势,在农村办幼儿园、做土地流转、快递上
每个人都想赚钱,不想出门打工就在咱自己家赚,在农村创业选项目最需要关注的有两点,一是紧跟国家政策,二是有市场发展空间,而市场和..
2018-04-09 13:21:33
-
-
2018年春荒补助:这三类对象可以申请
根据民政部发布的《受灾人员冬春生活救助工作规程》,国家将给春荒受灾人员生活救助金补助,那2018年都有哪些补助?能补助多少钱?哪些人..
2018-04-09 13:15:58
今日猪价暴跌 玉米上涨结束未来或价格下跌 豆粕行情
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已基本成型 未来农业发展大有可为
乡村振兴正当时——2018年“三农”发展前瞻
吉林市: “扫黑除恶”何时从 “先导镇”打响第一枪
天津西堤头镇涂料厂整改不验收却等来限期搬迁通知
杭州富阳区黄公望原村副书记被指骗取搬迁补偿款
云南大理洱源县3.5万亩梅花竞相开放
河南巩义:G310巩义段改建工程惊现低分高价中标 到底
2018年黑龙江调减水稻种植面积 水稻休耕试点每亩补助
“一村一幼”斩“穷根” 凉山11.7万余名幼儿免费入学
鲁甸灾区:柏油路通进村
稀有印度宽距兰“现身”大围山自然保护区
冬日登峨眉金顶 享童话般银色世界
石林彝族撒尼刺绣培训助推非遗传承可持续发展
很多吃货奔赴去怒江 竟是为了这样的“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