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科技 > 正文

中美科研人员开发夜视“眼药水” “纳米天线”可与常规视觉共同工作

    来源: 北京日报  2019-03-13 11:26:25

哺乳动物一般只能看到波长为400纳米至700纳米的可见光。现在人们可以利用红外夜视镜在晚上看到物体发出的红外光,但夜视镜有笨重和需电池等缺点,还通常不能在白天使用。

美国马萨诸塞大学教授韩纲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薛天等人日前在美国《细胞》杂志上发表论文说,他们开发出一种含有特殊纳米颗粒的“眼药水”,这种纳米颗粒能与眼睛中的感光细胞结合,成为无需外界供能的“纳米天线”。它能吸收近红外光,将其转换为感光细胞可见的绿光。

动物实验显示,将这种“眼药水”注入小鼠眼睛中后,小鼠不但能感受到近红外光,还能识别发出近红外光的三角形或圆形等图案,且在白天也能识别近红外光图案,这表明“纳米天线”可与常规视觉共同工作。大约10周后,这种夜视能力消失,小鼠正常视觉没有受到影响。

韩纲表示,理论上这种“纳米天线”对人也有效,研究团队计划在狗身上开展进一步实验。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出处非(巨潮财经网)的作品,均转载于自其它媒体,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目的在于信息的传递,本网不承担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如对稿件有质疑请与本网客服联系。

2、刊发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15日内联系本网客服。

阅读延展

中美科研人员开发夜视“眼药水”  “纳米天线”可与常规视觉共同工作

中美科研人员开发夜视“眼药水” “纳米天线”可与常规视觉共同工作

哺乳动物一般只能看到波长为400纳米至700纳米的可见光。现在人们可以利用红外夜视镜在晚上看到物体发出的红外光,但夜视镜有...

2019-03-13 11:26:25

人类为何睡觉?或为修复遭损害DNA

人类为何睡觉?或为修复遭损害DNA

人的一生中,有三分之一时间要用于睡觉。以前光知道,睡眠有助于加强记忆和提升学习能力。至于为什么会这样,还有其它什么功...

2019-03-13 11:20:04

港科大发现7000多种新海洋微生物 为研发新型抗生素带来希望

港科大发现7000多种新海洋微生物 为研发新型抗生素带来希望

香港科技大学日前宣布,该校科研团队发现逾7000个全新的海洋生物物种,其中包括一种天然药用产物酸杆菌门,为研发新型抗生素...

2019-03-12 15:33:42

激发创新创造活力  形成互帮互学的和谐环境

激发创新创造活力 形成互帮互学的和谐环境

11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举行记者会,科技部部长王志刚、副部长李萌、战略规划司司长许倞、政策法规与创新体系建设司司...

2019-03-12 15:27:47

科技成果转化需全要素协同创新 健全技术转移和创新服务体系

科技成果转化需全要素协同创新 健全技术转移和创新服务体系

科技成果转化说到底就是用成果。一项科技成果,从头脑中想法的孕育到实验室里的反复试验,到最后被用户认可,是一个充满不确...

2019-03-12 15:1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