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写的诗版权到底算谁的?尚无定论
- 来源: 经济日报 2019-05-07 15:13:43
人工智能在很多行业成为不可多得的助力,无人驾驶、语音翻译、人脸识别等技术形成了新的产业,也极大便利了人们的生活。
人工智能在一些创造性的领域也发挥了积极作用。以打官司时要写的诉状为例,以前要找专人帮忙撰写,北京互联网法院院长张雯告诉经济日报记者,北京互联网法院已经开发出人工智能诉状生成机,可以帮助当事人完成6类案件的诉状撰写,累计已完成4万次,方便了当事人。
“写诉状这项业务可能就要从律师的传统业务中逐步消失了。”张雯说,“我们还开发了类案智能推送系统,通过大数据的推送和预测,有助于辅助法官决策,规范尺度,统一法律适用,提高审判质量。下一步互联网法院可能会有人工智能法官了”。
在带来便利的同时,人工智能的“创作”也带来一些新课题。比如,人工智能产生的作品,他们写的歌、做的诗,有没有版权?版权到底算谁的?如果诉状有版权,版权又该属于谁?
根据我国著作权法,著作权人包括作者、其他依照本法享有著作权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人工智能作为一种技术或者算法,并不在著作权法规定的著作权人里。但这个看不见、摸不着的“作者”,又确确实实在创作。
“春天丽日照晴川,十里桃花映满山。燕子呢喃寻旧梦,清风拂面柳如烟”。如果不提前说明,有多少人能够猜到,这是百度APP“为你写诗”功能根据“春天的桃花开了”这句话写下的一首诗呢?
利用这个功能,用户只要上传图片或者任意输入题目,就会自动生成一首诗。测试表明,只有50%的普通人可以正确分辨出来哪些是真人创作的诗歌。
那么,这首诗的版权属于百度公司还是属于输入了那句主题词的用户?张雯在实践中也遇到了类似的问题。“当时我们用了三四个月来考量案件,请来了技术专家、法学专家一起研讨。”最终达成一致,认为人工智能技术的创作可能跟著作权没有直接的连接关系,而是民法上的权属利益,“这个权属利益应该归于软件的所有权方。如果权属上能够进行确定,我们就应该对所有权方的版权进行保护”。不过张雯强调,这只是一个初步的想法。
目前国内对人工智能创作的版权归属尚无定论。从国际上来看,这也是个全新课题。
微软小冰是微软公司推出的人工智能机器人,任何人对小冰说出指令“一起写诗吧”,就能进入联合创作模式。有意思的是,为了避免争议,微软在官方网站发表声明,宣布小冰放弃创作版权。这意味着和小冰一起创作的人能够独享作品的全部权利。
人工智能创作的作品版权归属暂时还不好界定,但是人工智能由大数据驱动,因此确定用户数据的归属问题至关重要。
腾讯公司法务总监刁云芸认为,个体数据信息就是每个用户自己的头像昵称、点评内容、购买信息等,这些信息都是个体信息,是归属于个人的权利。但是当这些个体信息汇总形成能够被分析的大数据时,大数据权益应该归属于平台方。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万勇则认为,“不管是自动驾驶,还是人脸识别,开源可能不是做公益性的事业,而是在收集数据。建议知识产权管理部门应当建立一套监管体系,明确数据归属,因为加工之后的数据是最值钱的”。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出处非(巨潮财经网)的作品,均转载于自其它媒体,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目的在于信息的传递,本网不承担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如对稿件有质疑请与本网客服联系。
2、刊发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15日内联系本网客服。
-
-
人工智能写的诗版权到底算谁的?尚无定论
人工智能在很多行业成为不可多得的助力,无人驾驶、语音翻译、人脸识别等技术形成了新的产业,也极大便利了人们的生活。人工...
2019-05-07 15:13:43
-
-
为维护用户合法权益 三大运营商发力整治骚扰电话
实践证明,识别并拦截骚扰电话的个性化软件对骚扰电话整治颇为有效治理骚扰电话涉及多个领域,需要通过法律、行政、技术、经...
2019-05-07 15:04:42
-
-
比较试验:模拟小黑盒攻击“亚摩斯”被打开
前段时间社会上流传着小黑盒秒开智能门锁的传闻,昨天,中国消费者协会公布了29款智能门锁比较试验结果,北青报记者注意到,...
2019-05-06 15:52:59
-
-
扫除人造功能性器官技术障碍 水凝胶3D打印可快速生成复杂脉管 该成果刊登在《科学》杂志上
美国研究团队研发出新型生物打印技术,可快速生成有复杂内部结构的生物相容性水凝胶,用来模仿人体气管和血管等脉管系统,为...
2019-05-06 15:12:51
-
-
核技术有望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大力提升核电安全性
近日发布的《2018年国外核工业与技术重大发展动向》(以下简称《动向》)指出,国际社会仍将核能作为不可替代的清洁能源,并大...
2019-05-06 14:3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