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与安全 找到平衡点 把安全隐患控制在小范围
- 来源: 人民网-人民日报 2019-05-15 10:58:59
如果能及时做好安全研判,提高企业安全意识,划好法律规范的原则与边界,就能把安全隐患控制在小范围
查阅安全监测机构近几年的报告,会发现一个特点:新技术的应用领域往往成为安全风险的多发区。从移动APP的恶意程序,到穿戴式产品的漏洞,再到大数据的隐私担忧,安全隐患越来越多,让人们在拥抱新技术时不得不多一分防备。
作为一种手段,新技术都是为人们生产生活服务,倘若要以牺牲安全,尤其是人的信息隐私为代价,恐怕将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然而需要正视的是,智能时代技术更迭是大势所趋。因此,把握新技术与安全的平衡是必须直面的课题。
新技术的应用伴随着安全隐患,主要在于新技术的安全防线相对薄弱。技术快速应用,安全风险暴露场景增加。比如智能设备层出不穷,安全防范的意识和能力有时跟不上;同时法律规范等外在约束相对滞后。比如人脸识别,它在拓展个人信息内涵的同时,也提出了数据收集、使用边界等新话题,而如何治理需要时间摸索。
如何找到两者之间的平衡点?我们首先应认识到,新技术并非安全的“天敌”。例如,云平台的搭建,服务集中到云端,这可以筑起更高等级的安全防线;人工智能通过分析恶意程序行为,预警非法入侵;从1G到5G,无线通信每上一个台阶,都能带来更畅通更安全的连接体验。因此,我们应辩证地看待新技术与安全的关系:对于技术暴露的风险,应该坚决及时堵上,不能无视放任;同时应发挥新技术在保障安全上的作用,做好研究和储备。如此因势利导,化隐患为屏障,化矛盾为协调,从而实现以技术自身来规避技术风险。
实际上,技术本身是无害的,关键在于如何使用。以大数据为例,如果应用得当就能为日常出行、购物等提供极大便利;若被不法分子拿来牟利,则会产生严重后果。我们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如果能及时做好安全研判,提高企业安全意识,加强自律,划好法律规范的原则与边界,就能把安全隐患控制在小范围。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出处非(巨潮财经网)的作品,均转载于自其它媒体,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目的在于信息的传递,本网不承担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如对稿件有质疑请与本网客服联系。
2、刊发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15日内联系本网客服。
-
-
技术与安全 找到平衡点 把安全隐患控制在小范围
如果能及时做好安全研判,提高企业安全意识,划好法律规范的原则与边界,就能把安全隐患控制在小范围查阅安全监测机构近几年...
2019-05-15 10:58:59
-
-
推动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 促进文化产业转型升级
文化与科技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先进文化理念是科技创新的思想源泉,科技创新是推动文化产业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有力...
2019-05-15 10:53:10
-
-
数据泄露滥用频繁发生 守住大数据应用法律底线 合理合规采集使用
● 大数据是指数量大、处理速度快、种类繁多的信息资产,是规模超出普通数据库软件工具的采集、存储、管理和分析能力的数据...
2019-05-15 10:46:40
-
-
我国民航首部测云雷达将投入业务运行
13日,北京大兴国际机场迎来4架飞机的真机试飞,由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二院23所研制的国内民航机场首部测云雷达也即将投入业务运...
2019-05-14 14:40:27
-
-
进军知识产权高地 中关村吹响再出发号角 “七位一体” 构建知识产权大保护格局
知识产权作为创新驱动发展的基本保障,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自2003年国务院将中关村定为国家知识产权...
2019-05-14 14:37: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