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我国首次建立金属中纳米孔洞俘获氢定量预测模型
- 来源: 科技日报 2019-07-17 13:50:46
记者从中科院合肥研究院固体物理研究所获悉,该所刘长松课题组吴学邦与麦吉尔大学宋俊合作,首次建立了体心立方金属中纳米孔洞氢俘获和聚集起泡的定量预测模型,为理解氢致损伤,以及设计新型抗氢致损伤材料提供了可靠的理论基础和工具。该成果日前发表在《自然·材料》杂志上。
氢极易钻进金属材料的内部,导致材料损伤。例如,在磁约束核聚变反应堆的核心部位,燃料氢同位素极易渗透进保护其他部件的钨金属装甲,与中子辐照产生的纳米孔洞结合,从而形成氢气泡并产生裂纹,最终对材料的结构和服役性能造成致命损伤,危及聚变装置的安全。
为攻克上述难题,研究人员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模拟方法,在原子尺度上获得了精确的氢与纳米孔洞相互作用数据,并结合多尺度模拟方法,进行宏观尺度模拟,从而与实验结果进行对比验证。针对氢在不光滑纳米孔洞内壁上吸附问题,他们以体心立方金属钨为例,通过分析氢的运动轨迹,发现氢总是以单原子形式有次序地吸附在一些特定位置上,氢在复杂的孔洞内壁吸附规律可概括为五类吸附位点及相应的五个吸附能级,从而准确描述氢在不光滑纳米孔洞内壁上的吸附特性。
基于上述规律,研究人员建立了一个普适的定量模型:内壁上氢的能量取决于吸附点的类型以及内壁上氢的面密度,而芯部氢的能量则由氢的体密度决定。由该模型预测得到的结构和氢俘获能,与模拟计算结果高度一致。
这项研究建立了氢与纳米孔洞相互作用的定量物理模型,为理解氢致金属材料损伤提供了寻求已久的关键认知。这些金属材料不仅会被用在未来聚变堆第一壁装甲中,助力可控核聚变的实现,也会在氢能源汽车以及航空航天等领域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出处非(巨潮财经网)的作品,均转载于自其它媒体,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目的在于信息的传递,本网不承担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如对稿件有质疑请与本网客服联系。
2、刊发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15日内联系本网客服。
-
消息:我国首次建立金属中纳米孔洞俘获氢定量预测模型
记者从中科院合肥研究院固体物理研究所获悉,该所刘长松课题组吴学邦与麦吉尔大学宋俊合作,首次建立了体心立方金属中纳米孔...
2019-07-17 13:50:46
-
消息:柔性电子技术 惊艳远不止于折叠屏
得益于柔性显示技术的折叠屏手机已经问世,这,就是柔性电子技术的全部了吗?当然不是。近日,第二届柔性电子国际学术大会(ICF...
2019-07-17 13:46:37
-
发展监管科技:重制度也要抓技术 统筹规划产业布局
作为首个专门聚焦特定金融领域信息共享与失信联合惩戒的信用监管文件,证监会等八部门联合下发的这一意见,彰显了有关部门提...
2019-07-16 11:02:28
-
消息:防蓝光膜作用有限 防窥膜可能伤眼
防爆屏、防刮花、防蓝光、超高清……无论是繁华闹市还是静谧街区,手机贴膜或贩卖手机配件的小店随处可见,甚至还有人打出了...
2019-07-16 11:00:24
-
消息:人工智能办画展,你们人类颤抖了吗
7月13日,小冰的首个个展《或然世界Alternative Worlds》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开幕,图为展览现场。或许,在另一个可能的世...
2019-07-16 10:4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