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存银行的不得不防,太明目张胆了,刚刚有老人损失好几万!
- 来源: 腾讯网 2022-06-11 07:03:28
“我要买保险不晓得到保险公司去买啊,要到你银行里来买?”发现2万存款竟变成了保险,彭大妈面对银行工作人员时,情绪非常激动。
去银行存钱,却“被买了保险”。这类“存款变保险”的新闻,网上比比皆是,而且“受害人”大部分都是老年人。
像这种存款变保险的套路在银行是很常见的,原本这是银行和保险之间的一项紧密合作关系,互惠互利,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却经常发生忽悠客户将存款变成保单的情况。很多消费者不明就里,容易上当受骗。
这不,大妈又见一位老年人被忽悠了......
存单变保单,有钱取不出
据澎湃新闻报道,湖北彭大妈今年59岁,她自称年轻时起就在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潜江市泽口营业所存钱,陆续存过三十多万。近几年给大儿子带娃没挣钱,去年没带孩子后,她给餐馆洗盘子打工赚了点钱,原本存钱可以在自动提款机办理,但是彭大妈不识字,不懂如何操作,就等待叫号到柜台办理。
彭大妈将2万元交给工作人员,但银行工作人员告知其存银行与买保是一样的,被引导稀里糊涂将钱“存”入了保险公司账户。后来,彭大妈想取出2万元时,发现只能取回9000多元。
根据彭大妈出示的“存单”显示,这实际并非“存款”,而是交钱买了一份保险,必须每年交2万元,连续交三年,到第六年才能取回6万元现金和5000多元利息。
给彭大妈办理该保险业务的工作人员称,“是客户同意才给她办理”,对于“存银行和买保险是一样”的说法,她称没说过,她当时的含义是指“存储方式一致,都是到银行去存”。
彭大妈称“我来银行是来存钱的,定期也好,活期也好,反正我不是来买保险的,你为什么不告诉我这是保险”。
彭大妈及其儿子不能接受这样的“保险”,要求“退款”。
彭大妈家属告诉媒体,邮储银行同意办理退保,已将2万元退还给彭大妈。不过,彭大妈同时被要求签订一份承诺书。
但是这起“存单变保单”事件却不能就此结束。
其实,像大妈这样的遭遇并非个案。银行卖保险,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现象。
“彭大妈们”的被骗遭遇
把钱存成保险的不止一个,我们需要关注更多的“彭大妈们”。
2008年,江苏省市民顾先生在当地邮政储蓄办理存款业务时,工作人员向其介绍了一款保险产品,存期5年。银行工作人员称,此产品比银行利息高,每年还有分红,5年下来得到的收益远超定期利息。顾先生毫不犹豫就买了。不久后,顾先生存的保险到期去取钱,才发现,当时银行承诺的利息和分红远没有那么多,收益比预想的居然少了近一半。
2010年9月,鹤壁市民宋先生去银行存款,经某工作人员热情推荐,以3年存的年交方式,把30000元钱存到了保险公司,购买了一份超“划算”的某保险公司理财产品。据工作人员称,此产品不但可享受银行同期利率,还能获得额外分红,另外还赠一份人身保险。
2014年12月份,因家中急需钱,宋先生前去办理取款业务。却被告知这是3年交6年取的一种两全分红保险,如果现在取钱属于退保,3万元只能取走28760元,再加上4年分红,连本带息共计31064.33元。年收益率为每万元70元,分红尚不确定。
图片来源网络
2012年2月,安徽省市民沐先生在当地邮政储蓄银行工作人员推荐下,存了一笔可获赠保险的定期3万元。结果当沐先生急需用钱,尚未到期便去银行取钱。此时银行方面却称,如果提前退款不但没有利息还要扣10%的违约金。
......
据保险业内人士表示,银行员工之所以会积极向你推销这种保险,主要是因为和保险公司有合作,每卖出去一笔会拿到较高的提成,比办理一笔存款要强多了。
很多老年人去存钱的时候,被银行的工作人员一忽悠,把存款变成了保险或理财。虽然说收益高,但是风险也比存款高一些。去银行存钱时一定要注意。
类似的违规事件仍时有发生,除“存单”变“保单”外,购险加速贷款发放、夸大保险收益和保障范围、将网贷与投保绑定等乱象,也在诱导着消费者往“坑”里跳。
银行里的那些“误导”套路
根据相关数据显示,2021年第一季度的消费者投诉事件高达78414件,其中大部分投诉问题都和误导储户有关,因此储户往银行存款时,要谨防三种常见套路,已有储户上当资金被套。
存款变保险
近几年,银行利率逐渐下滑,工作人员趁机误导销售,用这种存钱方法的利息会更高之类的销售术语,把保险产品当成存款来讲述,实际上保险产品和存款产品还是有本质区别的,保险产品一般缺少灵活性,投资期限也更久。
存款变理财产品
很多老百姓去银行只想安稳存钱,有的工作人员就会误导储户,告知购买理财收益会更高,其实这两者也是有本质区别的。
存款的特性是确定的本金确定的利息,而理财产品打出的收益率要高于存款,但是最后能否拿到完全不在掌控之中,可能会赚更多利息也可能会损失本金。
以高利诱惑推荐存期拉长
我们把钱存入银行时,期限选多久是不能根据利率高低来选择的,根据这笔钱的用途周期来选期限才是核心。
比如一笔一两年就要用的钱,你推荐人家存五年期,利率确实是高了,但是当储户用钱时存期未到,这就会套住储户资金,提前动支吧利息损失太大,放着等到期的话又眼前遇到的问题没办法解决,最终可能是损失利息收场了。
天上掉馅饼?当心是陷阱!
“有定期利息,还免费赠送保险”
“这个给您存定期储蓄,还有健康保障功能”
“这是一个存款产品,类似零存整取,还有分红”
银行工作人员通常会使用这些套路“忽悠”老年人
保险业务的推广,从整体情况而言,是一件不错的事情。但是,如今的保险推销已经进入了极端的境地,这种现象多发生在老年人群身上,他们对银行一直非常信任,才更容易被银行员工忽悠,而大爷大妈们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购买了保险。
怎样防止存款变保险?
1、不贪图小便宜
贪心一直都是投资理财中最容易上当受骗的主要原因,这也使得以高利率为诱饵的理财骗局屡试不爽。虽然银行工作人员推荐买保险产品还称不上是骗客户,但明显存在以高利率误导客户之嫌。
2、使用自助存款机存钱
小额存款在ATM机上方便又快捷,更不可能有保险产品或其他理财产品出现,保守起见,没必要去柜台存。
3、存款、保险、理财本质不同
银行存款是比较安全的产品;而理财就比较复杂了,购买起点和期限方面比存款产品有更多的变化,风险也相对较大;而保险产品,银行只是作为销售,对保险的收益、保障等不做任何承诺。
老年人防骗指南
以下几点要认真分辨,提防偷梁换柱
1. 混淆概念:谎称保险为银行存款,保险是免费赠送。
2. 期限不准:十年期保险谎称三年,六年期限谎称一年。
3. 虚假承诺:大部分银行保险不能保意外,但银行员工可能谎称能保。
4. 夸大收益:银行保险到期收益并不能预期,但银行工作人员可能会按照保险公司人员的授意,擅自夸大收益,承诺高回报,混淆客户视听。
5. 隐藏真相:保单上现金价值应该会打印在保单背后,粘贴于背面,以防客户看清楚内容要求退保。
根据中国银保监会相关规章文件的要求,商业银行开展代理保险业务,应当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充分保护客户利益,不得对客户进行误导。
同时也明确,银行业金融机构不得在发放贷款或以其他方式提供融资时强制捆绑、搭售理财、保险、基金等金融产品。
把“存钱变保险”这起事件的调查,不能止于“彭大妈是如何受骗的”,而是如何“让彭大妈不再受骗”。
银行该存钱就存钱,糊弄式营销套路客户,受到监管处罚事小,透支公众信任事大。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出处非(巨潮财经网)的作品,均转载于自其它媒体,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目的在于信息的传递,本网不承担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如对稿件有质疑请与本网客服联系。
2、刊发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15日内联系本网客服。
-
-
国际黄金价格创一年以来新高 金价还有上升空间吗?-新资讯
国际黄金价格创一年以来新高金价还有上升空间吗?
2023-04-07 08:10:17
-
-
好仓淡仓是什么意思?为什么淡仓也算持股量
好仓淡仓是什么意思好仓说的是多头,也可以称之为长仓,而淡仓说的是空头,也可以称为短仓。好仓指的是香港股市多头和空头头...
2023-04-06 11:23:43
-
-
基金卖出规则是什么?基金逢低加仓的技巧有哪些
基金卖出规则是什么1、买卖基金受交易时间限制基金的交易时间有限制。基金交易要在交易日交易,交易日( 也就是"T 日)是指除...
2023-04-06 10:56:48
-
-
新三板和老三板有什么区别?股票退市到三板是如何交易的
新三板和老三板有什么区别新旧三板的区别取决于其企业形式的不同。新三板是指全国中小企业股权转让系统。新三板的发展历程是2...
2023-04-06 10:43:40
-
-
压盘什么意思?什么叫大单托盘和大单压盘
压盘什么意思压盘在股票市场中的意思便是,股票庄家或是劫高度力控盘以后,运用巨额资产,将坐庄的股票价格抑制在一个很低的部位...
2023-04-06 10:21:44
-
-
河南邓州将读书活动作为推进素质教育重要载体——聆听书韵 共读经典
校园里,春意正浓,花儿竞相开放,南阳科技职业学院的报告厅内,也是热闹非凡。 近日,一场阅读盛宴在这里举行。来自河南...
2023-04-07 10:07:32
-
-
一图看懂濠暻科技(2440.HK)2022年全年业绩
2022年收益3 2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0 9%
2023-04-07 10:15:56
-
-
世界简讯:市值蒸发千亿、第二曲线难觅,“生长茅”长春高新告别高增速时代
2021年,一位大妈因忘记密码,13年间炒股暴赚100倍的 "爆富神话 "引爆社交网络,据称,当时这位大妈在2008年用5万元买了一...
2023-04-07 09:40:32
-
-
肿瘤疫苗赛道渐进“内卷期” 头部企业加速建立竞争优势 当前报道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魏笑深圳报道BioNTech联合创始人曾表示 "癌症疫苗即将问世 ",引发业界关注。近日,Moderna的mRNA肿瘤疫...
2023-04-07 09:35:21
-
-
速讯:CXO赛道龙头减持“雷声”不断背后:裁员、关厂、增长瓶颈,给药企“卖铲子”的钱不好挣了吗?
华夏时报记者于娜实习记者杨燕北京报道又一家头部CXO公司发布减持公告!4月2日,主营为临床前研发服务的CRO公司美迪西发布股...
2023-04-07 09:53:50
-
-
“冠军”突然离职!刚刚,去向定了! 世界今日报
作者:李树超孙晓辉据中国基金报记者获悉,刚官宣离职的2022年股基冠军汤戈下一站敲定方正富邦基金。按照过往经验,绩优基金经...
2023-04-07 09:56:09
-
-
世界信息:机构投资权益基金胜率高 部分ETF获百亿级加仓
随着公募基金2022年年报披露完毕,各基金持有人期内统计报告相继出炉,总体来看,个人投资者持有占比超过50%的仍是市场主流,...
2023-04-07 09:54:09
-
-
基金圈“职业骗底薪”团伙落网 专业人士:私募业亟须提升合规意识
作者:马嘉悦近年来,私募行业 "流窜 "着这样一批人:他们不停应聘销售岗位,在多家私募机构任职,每天汇报工作却不开展实...
2023-04-07 09:49:20
-
-
A股分红或创历史纪录!931家公司拟派现近万亿元_环球今亮点
证券时报记者梁谦刚在政策积极鼓励和引导下,A股现金分红机制逐步完善,现金分红也变得越来越流行。A股2022年年报派现金额或...
2023-04-07 09:41:13
-
-
简讯:中信证券:一季度我国出口增速难见拐点
中信证券研报认为,3月全球制造业PMI指数再次回落(49 6),整体呈现“中国市场复苏,新兴市场扩张,美国市场收缩,欧洲
2023-04-07 09:14:18
-
-
政策之上,福利再加码!传祺钜浪混动值得你加入购物车
3月以来,各地纷纷出台丰厚的补贴政策来提振消费,广州也加入补贴大军行列。今天,广州市出台新能源购车扶持政策,在今年3月1...
2023-04-07 09:23:47
-
-
青岛主城区再现高价地块 成交楼面价达21045元 天天热推荐
2023年全国首轮土拍在各地陆续进行中, "少量多次 "的供应节奏下,房企更有余力对优质地块展开竞夺。4月6日,青岛2023年首...
2023-04-07 08:31:35
-
-
焦点快报!个人养老金崭露头角 部分银行满月开立账户破百万 “内卷”过后如何留客
2022年是个人养老金的元年,相关业务开展情况在银行年报中初露锋芒。4月6日,北京商报记者梳理发现,已有12家首批开办个人养...
2023-04-07 08:54:21
-
-
快讯|中原银行:因工作调动,董事长徐诺金辞任
财经网金融讯4月6日,中原银行发布公告称,该行董事长、执行董事徐诺金由于工作调动,于2023年4月6日向董事会提交辞呈,辞去...
2023-04-07 08:34:42
-
-
上市物企2022年“增收不增利”,收并购由“规模型”转向“业务型”
告别了2021年的高速驰骋,2022年物业行业在低位中运行。截至目前,已经有53家在A股和港股上市的物业企业发布了2022年度业绩报...
2023-04-07 08:47:24
-
-
焦点日报:集体土地最高补偿面积拟不超过267平方米,北京将告别大批“拆迁暴发户”
原标题:集体土地最高补偿面积拟不超过267平方米,废止拆迁许可证,北京将告别大批 "拆迁暴发户 "3月末,北京市规划和自然...
2023-04-07 08:50:56
-
-
停牌房企,数量翻番
嘉兴富豪沈天晴,最近仍在经历多事之秋。一个月前,他旗下佳源国际的清盘呈请聆讯,再一次延期,暂时获得了喘息之机。但沈天...
2023-04-07 08:38:40
-
-
判了!谢娜夫妇上海买豪宅未“跳单”,涉事房产中介公司已被申请破产
判了,没 "跳单 "。去年一篇关于 "明星张杰、谢娜夫妇在上海买房‘跳单’ "的文章在网上发酵,相关话题迅速冲...
2023-04-07 08:40:47
-
-
全球百事通!春季文旅消费暖 赏花露营亮点多
春风和煦,万物复苏。眼下,多地迎来踏青好时节,人们出游需求旺盛,赏花游、露营游等热度攀升, "夜场赏花 " "露营+ "等...
2023-04-07 08:39:53
-
-
天天最新:谷歌打击借贷App:限制访问用户通讯录等个人信息
财经网科技4月7日讯,谷歌宣布,五月底之前,公司将会对Play应用商店中个人金融服务类软件的行为出台新规定,届时,提供个人...
2023-04-07 08:39:48
-
-
今热点:朱晓彤正式担任特斯拉汽车业务高级副总裁
财经网汽车4月7日讯,据界面新闻报道,特斯拉在在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提交的一件监管文件中披露,TomZhu(朱晓彤)自20...
2023-04-07 08:46:58
-
-
今日热讯:快看!春雨唤醒济南另一种美
2023年4月6日,经过一场春雨的洗礼,仲春的济南如同画卷般绚丽多彩。趵突泉畔,翠绿的树木和细雨交织,构成了一幅美丽画卷。...
2023-04-07 08:16:34
-
-
国际黄金价格创一年以来新高 金价还有上升空间吗?-新资讯
国际黄金价格创一年以来新高金价还有上升空间吗?
2023-04-07 08:10:17
-
-
有订单已排到暑期 房车游开启“狂飙”模式_播资讯
春季房车游市场不断升温。4月6日,清明假期刚过,有房车租赁商反馈 "五一 "房车预订猛增,同比增长超3 5倍,部分房车租赁...
2023-04-07 07:42:55
-
-
快讯 | 空客在天津建设第二条生产线,拓展A320系列飞机总装能力 全球即时看
财经网生活讯近日,空中客车公司首席执行官傅里(GuillaumeFaury)与天津保税区投资有限公司、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签署...
2023-04-07 07:38:12
-
-
快讯 | 李维斯2023财年Q1收入增长6%至17亿美元
财经网生活讯近日,LeviStrauss&Co(李维斯)发布2023财年第一季度业绩报告,披露截至2023年2月26日的三个月内,收入同比增长...
2023-04-07 07:41:50
-
-
快讯 | 杰尼亚集团2022年收入增长15.5%至14.928亿欧元_前沿资讯
财经网生活讯近日,杰尼亚集团发布2022年业绩报告,披露收入为14 928亿欧元,同比增长15 5%;利润为6530万欧元,2021年则亏...
2023-04-07 07:39:02
-
-
核心产区频整顿 新周期下小微酱酒如何突围
酱酒在经历了快速升温期后,逐渐呈现出 "叫座不叫好 "的趋势。4月5日,北京商报记者了解到,今年全国糖酒会上,与酱酒相关...
2023-04-07 07:35:10
-
-
合生元等本土奶粉业绩低迷背后:库存高企、窜货频发,外资“下沉抢食”
飞鹤2022年收益为213 11亿元,同比减少6 4%,年内溢利为49 48亿元,同比减少28 4%。澳优披露的财报显示,收入同比下降9 ...
2023-04-07 07:43:19
-
-
A股五大上市险企个险营销员去年减少87万人 “优化营销队伍、做强银保渠道”是对策
本报记者冷翠华个险营销员数量锐减,将如何影响险企相关业务开展?根据日前A股五大上市险企相关负责人于2022年业绩说明会上的...
2023-04-07 07:43:25
- 年内第二轮降准释放资金7500亿元左右 促进“宽货币”向“宽信用”传导
- 科创板落地步伐加快 龙头券商和创投将受益 或助推估值革新
- 提上日程!沪德通将接棒沪伦通 中国A股大力引进外资
- 春节前最后一波红包机会值得期待 北上资金连续三日加仓低估值权重股
- 131家券商去年净利降幅超四成 25家券商亏损 头部券商抗风险能力更强
- 据统计:19家银行变更注册资本 农商行占比近九成
- 京城银行春节前未现取现难 部分网点霸气回应“20万元之内随便取” 储户吐槽银行服务窗口少
- 2019年,国企改革如何走深走实?专家:加快从“管企业”走向“管资本” 试点升级再提速
- 自贸区升级扩容方案加速出台 自贸区向自贸港过渡进程加速
- 银保监会:鼓励保险资金增持上市公司股票 拓宽专项产品投资范围 依法合规加快有关备案、核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