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结构性特征明显 力度节奏现微调
- 来源: 经济参考报 2019-04-25 11:05:18
4月24日,央行开展了2019年二季度定向中期借贷便利(TMLF)操作,这是央行创设TMLF之后第二次使用这一新的货币政策工具。而在23日晚间,央行就定向降准的不实消息进行辟谣。
多位业内专家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结合宏观经济形势以及市场基本面变化来分析央行最近的货币政策操作,可以看出,当下货币政策的重心将从规模扩张转向结构优化,近期全面降准以及定向降准的可能性都不大。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支持民营和小微企业以及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将是未来政策着力点。而从近期多个重要会议针对货币政策的定调和表述来看,货币政策将保持稳定和连续性,不会“大水漫灌”,但也不会转向收紧,未来政策将根据实际情况更加注重预调微调。
再上“特麻辣粉”
政策结构性特征明显
央行表示,此次定向中期借贷便利操作的对象,为符合相关条件并提出申请的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大型城市商业银行。操作金额根据有关金融机构2019年一季度小微企业和民营企业贷款增量并结合其需求确定为2674亿元。
受到多个缴税、缴准、MLF到期等因素影响,此前有市场人士担忧,4月市场流动性会受到一定冲击,不过,上周部分续作MLF以及此次TMLF操作显然有利于稳定整体资金面。中信证券研究所副所长明明表示,从全月流动性安排来看,本次TMLF操作和4月17日MLF续作配合完成了4月3655亿元MLF到期的平衡对冲,4月流动性总量维持平稳。
与此同时,此次TMLF操作更加凸显了货币政策结构性特征。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表示,央行启动TMLF,反映出央行在保持稳健货币政策的前提下,还是要继续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实体经济,尤其是对民营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TMLF相对MLF利率低15个基点,有利于帮助实体经济切实降低融资成本。
工银国际首席经济学家、董事总经理程实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在一季度中国经济“开门红”之后,央行再度启动TMLF,表明流动性供给的重心从规模扩张转向结构优化。相较于其他政策工具,TMLF能够实现期限更长的流动性供给,推动“宽信用”从短期向长期延伸,促进企业长期投融资,从而增强对实体经济的支持作用。
央行连续辟谣
近期降准可能性不大
值得注意的是,央行接连用“MLF+TMLF”操作、而非用降准的方式来对冲到期流动性,也向市场释放了强烈的信号,前期比较浓厚的降准预期目前已经大幅降温。
“央行启动TMLF,意图还是维持市场的流动性稳定和利率稳定,防止市场过度波动。从流动性管理角度来看,定向降准和全面降准能够增加市场流动性,逆回购、续作MLF、TMLF等也是投放流动性,但是由于工具不同,会让市场的预期有所不同。”中金所研究院首席经济学家赵庆明表示。
针对降准的不实消息,央行近一个月内也已经两次辟谣。4月23日晚间,央行通过旗下媒体就“25日起定向降准”进行了辟谣。此前,3月29日晚间,央行也通过官方微博表示,有消息称“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2019年4月1日起,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此为不实消息。
多位专家也对记者表示,两次针对“降准”进行辟谣,反映了央行打击谣言、维护市场稳定的决心。从监管层表态、并结合经济基本面和市场预期的变化来看,近期降准包括定向降准的可能性已经不大。
温彬表示,由于宏观经济存在的下行压力,年初以来,市场对降准包括定向降准的预期较强。不过,去年下半年以来,宏观调控的加强以及一系列稳增长政策的落地实施,使得经济出现企稳回升态势,今年一季度经济金融数据全面超出市场预期,使得近期降准的必要性下降。程实表示,当前流动性已经稳定于合理充裕状态,央行正在有意识地缓步慎行,避免导致短期通胀压力和金融市场过热,近期降准的可能性不大。
定向降准的可能性实际上也不大。近期,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抓紧建立对中小银行实行较低存款准备金率的政策框架。对此,央行原调查统计司司长盛松成在经济参考网撰文指出,这可能意味着未来央行对于大、中、小银行采取不同准备金率的体系更加清晰,而未必是近期要定向降准的信号。货币政策当前宜保持稳定,多观察,走一步看一步。
不会转向
预调微调力度将加大
近期,从中央到监管层多个会议密集释放的信号可以看出,未来货币政策将保持“松紧适度”,不会“大水漫灌”,但也不会收紧,预调微调的力度将加大。
22日召开的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强调,货币政策要松紧适度,根据经济增长和价格形势变化及时预调微调,加大对实体经济的金融支持。19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宏观政策要立足于推动高质量发展,更加注重质的提升,更加注重激发市场活力,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松紧适度。12日召开的央行一季度货币政策例会提出,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松紧适度,把好货币供给总闸门,不搞“大水漫灌”,同时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表示,鉴于经济运行和金融市场发生了一些积极变化,货币政策进一步加大宽松力度的必要性已经不大,但并没有转向收紧。当前实体经济仍需货币政策坚持逆周期调节,未来一个阶段货币政策将保持框架稳定、灵活开展预调微调。未来也有可能通过利率市场化改革来推动市场实际利率水平下降。
赵庆明表示,货币政策一定是相机抉择且不断预调微调的。在一季度宏观数据好于预期,且物价压力有抬升趋势、资本市场出现可观涨幅的情况下,货币政策必然趋势谨慎。不过,尽管一季度宏观数据不错,但经济下行压力仍存,货币政策难以根本上转向。
在货币政策整体保持稳定的基础上,加大金融对实体经济尤其是民营小微企业的支持,仍是下一步政策的着力点。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副院长董希淼表示,展望二季度乃至未来一段时间,应该更关注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和利率市场化改革,这比降准本身更重要。从当下看,应进一步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改善金融机构与实体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提升金融机构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从根本看,应进一步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加快完善市场化的利率形成、调控和传导机制,提升金融资源配置效率,通过市场化、法治化方式缓解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出处非(巨潮财经网)的作品,均转载于自其它媒体,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目的在于信息的传递,本网不承担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如对稿件有质疑请与本网客服联系。
2、刊发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15日内联系本网客服。
-
-
政策结构性特征明显 力度节奏现微调
4月24日,央行开展了2019年二季度定向中期借贷便利(TMLF)操作,这是央行创设TMLF之后第二次使用这一新的货币政策工具。而在23...
2019-04-25 11:05:18
-
-
社保改革多重红利将密集释放 地方养老金上调方案加快落地
截至3月底,全国基本养老、失业、工伤保险参保人数分别为9 41亿人、1 97亿人、2 39亿人;全国社保卡持卡人数达到12 5亿人...
2019-04-24 11:47:17
-
-
机构称休整利于大盘向上拓展 四行业87只个股成资金低吸目标 后市表现或值得密切跟踪
昨日三大股指全线下跌,其中沪指下跌1 70%,收报3215 04点,创下本轮反弹行情以来的第三大单日跌幅。对于此次较大幅度的下...
2019-04-23 11:23:10
-
-
资管新规落地将满周年:净值型理财产品占比提升
去年,一系列资管规定赚足了市场各方眼球。4月27日,资管新规正式落地将满一周年。根据各家银行2018年年报显示,上市银行理财...
2019-04-23 09:40:07
-
-
证监会:推动股指期货等特定品种对外开放 大力推进符合条件的期货公司A股上市
4月21日,第十三届中国期货分析师暨场外衍生品论坛在杭州举行,证监会副主席方星海以推进期货市场供给侧改革 提供更高质量的...
2019-04-22 11:1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