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企业利润实现今年首次正增长 十行业利润总额同比增加 成本、价格等因素利好
- 来源: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0-06-29 14:42:51
6月28日,国家统计局发布工业经济效益月度报告。数据显示,随着生产经营秩序逐步恢复,工业企业效益状况持续改善,5月当月利润增速实现由负转正。
相关分析指出,工业企业利润改善是成本压力减缓、市场需求改善、相关扶持政策效果显现等多重有利因素作用的结果。但未来利润回升的持续性还要进一步观察,需抓好“六稳”“六保”工作,促进工业经济回升向好。
十行业利润总额同比增加
数据显示,5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5823.4亿元,由4月同比下降4.3%转为增长6.0%,为今年以来首次增长。
累计看,1-5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8434.9亿元,同比下降19.3%,降幅依然较大,但已比1-4月收窄8.1个百分点。
分行业来看,前5月,在41个工业大类行业中,10个行业利润总额同比增加,1个行业持平,30个行业减少。其中,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利润总额同比增长34.7%,农副食品加工业增长19.0%,专用设备制造业增长16.6%。
5月当月,部分重点行业利润明显改善。石油加工行业利润由4月全行业亏损218.0亿元转为5月盈利116.2亿元,同比增长8.9%。5月,电力行业利润增长10.9%,4月为下降15.7%;化工行业利润下降9.6%,降幅比4月收窄19.7个百分点;钢铁行业利润下降50.5%,降幅收窄15.1个百分点。
“在成本压力减缓、市场需求改善、相关扶持政策效果显现等多重有利因素作用下,石油加工、电力、化工、钢铁行业利润明显改善。”国家统计局工业司高级统计师朱虹说。
此前,国家统计局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抽样调查显示,截至5月27日,67.4%的企业达到正常生产水平八成以上,较4月下旬上升6.6个百分点。5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4%,增速较上月加快0.5个百分点,在上月由负转正基础上继续回升。部分新兴产品产量继续保持高速增长,3D打印设备、智能手表、集成电路圆片、充电桩等增长均在70%以上。
成本、价格等因素利好
5月工业企业利润改善受哪些因素影响?朱虹分析,利润改善可从成本、价格、投资收益等多个方面来看。
首先是成本上升压力明显缓解。5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营业收入中的成本为84.29元,同比增加0.21元,增加额比4月明显减少1.00元,缓解了3、4月以来单位成本大幅上升给企业经营带来的压力。
其次是工业品价格变动增加企业盈利空间。5月,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下降3.7%,降幅比4月扩大0.6个百分点。同时,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同比下降5.0%,降幅比4月扩大1.2个百分点。工业品购进价格回落幅度明显超过出厂价格回落幅度,有利于增加企业盈利空间。此外,当月投资收益大幅增加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5月利润明显改善。
“受疫情影响,我国工业企业经营面临困难,但随着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复工复产加快,需求逐步恢复,工业企业利润近几个月逐步好转。”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经济研究部副部长刘向东向本报记者分析,这背后的主要原因一是减税降费等政策逐步见效,再加上国际大宗原材料进口价格的下跌减轻企业采购成本压力;二是随着国内消费回暖和潜力释放,企业加速库存消化,引导消费端价格回升;三是受益于稳投资稳外资等政策出台,企业资本开支加大,新增投资带动经济循环回暖,也使得投资收益有所增加,进而改善工业企业利润。
多举措促工业经济回升
朱虹指出,尽管5月工业企业利润实现今年以来首次增长,但疫情影响下市场需求依然偏弱,利润回升的持续性还需进一步观察。一是工业销售增速有所放缓,5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增速比4月回落3.7个百分点;二是利润转好行业数量有所减少,在41个工业大类行业中有21个行业利润增速比4月份加快或降幅收窄,比4月份减少12个行业。
“下阶段,要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积极贯彻落实各项援企助企政策,稳住经济基本盘,促进工业经济回升向好。”朱虹说。
刘向东则认为,对后续发展来说,影响未来走势的因素主要在内需上。若需求不振,价格回升势头难以持续,工业企业利润回暖势头可能承压。同时,工业运行也与各国疫情防控情况相关联。“改善工业企业利润,关键是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稳定市场预期、畅通经济循环和确保供应链顺畅,进而维护价格水平稳定,避免企业生产经营出现供应过剩。为此需要着力改善需求。”刘向东说。
日前,全国工业通信业运行监测协调工作视频座谈会在京召开。会议要求以推动问题解决为导向,多措并举促进工业经济平稳运行;以减轻企业负担为重点,不断优化企业营商环境;以疫情防控常态化保供为契机,进一步健全工业应急管理体系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出处非(巨潮财经网)的作品,均转载于自其它媒体,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目的在于信息的传递,本网不承担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如对稿件有质疑请与本网客服联系。
2、刊发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15日内联系本网客服。
-
工业企业利润实现今年首次正增长 十行业利润总额同比增加 成本、价格等因素利好
6月28日,国家统计局发布工业经济效益月度报告。数据显示,随着生产经营秩序逐步恢复,工业企业效益状况持续改善,5月当月利...
2020-06-29 14:42:51
-
国际足联推出15亿美元“救济方案” 中国足协可分到150万专项款
北京时间6月26日,在国际足联理事会第12次会议上,通过了国际足联针对新冠肺炎拟定的救济方案:国际足联将拿出累计15亿美元,...
2020-06-28 13:38:03
-
对精选层五家公司均报价1分 处置结果来了
新三板精选层股票网下询价已正式启动,有机构因违规参与询价吃到罚单。6月27日晚间,全国股转公司在官网发布消息称,浙江思考...
2020-06-28 10:33:49
-
交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7% 增速较4月加快8.9个百分点
记者从交通运输部获悉:5月份,交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433亿元、同比增长27 0%,增速较4月加快8 9个百分点。1—5月,交通投...
2020-06-24 15:13:23
-
5月我国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增长7.5% 比一季度降幅收窄7个百分点
记者近日从商务部获悉:5月,全国实际使用外资686 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 5%;前5月,全国实际使用外资3551 8亿元人民币,...
2020-06-24 15:07:08
- 局势变幻莫测!中企海外并购资金六成流向这里
- 调研数据显露主力布局意图 103家公司被10家及以上机构调研 18只年报预喜股估值不足20倍
- 有银行拉拢节日资金:春节前后结构性存款收益率最多调高25% 春节效应显现
- 工作报告:地方国企改革瞄准三大重点 混改仍是“标配”
- 2019年反洗钱将成支付监管重点 央行出手整顿支付违规
- 开年券商融资已超500亿元 又有3家抛出定增预案 补充资本抵御风险增厚收益
- “头号工程”:紧牵科创板“牛鼻子” 拉开资本市场改革大幕
- 2019年首月沪指上涨3.64%实现开门红 三路资金助推回暖行情 呈现净流入态势
- 深交所:将对深成指、创业板指等指数编制方案进行修订
- 科创板放开涨跌限制 将定价权还给市场 尽快形成合理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