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制消费、经营者携款跑路……健身行业需内强管理、外树形象
- 来源: 人民日报 2021-05-07 11:15:08
健身行业只有内强管理、外树形象,不断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才能赢得客户、赢得市场
近年来,全民健身蔚然成风,健身消费需求不断升级。《2020中国健身行业数据报告》显示,我国健身会员数已超过7000万。
自2009年我国设立全民健身日、2014年全民健身成为国家战略至今,群众健身热情高涨。如今,随着公共健身设施的普及、体育科技的创新,居民健身方式日益多样。在线上课堂,人气教练授课方式灵活、受到欢迎;在社交平台,许多人自学健身方式;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运动体感游戏走入更多家庭……在这种背景下,健身行业只有内强管理、外树形象,不断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才能赢得客户、赢得市场。
在行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一些问题也随之出现。比如,个别健身房强制消费、教练入行门槛低、防护措施令人担忧、经营者携款跑路……这些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已经影响到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亟待加以规范和整治。
首先,预付费的经营模式容易生变数,继而可能让消费者权益受损。健身房运营成本高,对现金流的迫切需求,让许多健身房选择了预付费模式。从表面上看,消费者通过办卡锁定了低价,经营者获得一定资金得以周转。实际上,预付卡一经售出,健身房就背上了课时“负债”,需要为会员提供服务来偿还。但是,健身房所能承载的客容量是有上限的,会员越多,“负债”也越多,容易影响服务质量;如果会员变少,现金流不足,经营则难以为继。最终,利益受损的还是消费者。
忽视专业性和服务质量,是部分经营者存在的突出问题。人们选择健身房,看重的是设施、环境和体验,特别是有机会面对面接受专业指导。就此而言,教练水平是影响健身房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专业教练不仅拥有健身技能,还掌握运动康复、营养科学等知识,能为学员提供多方面指导。值得注意的是,一些健身房只顾眼前利益,一味扩张规模,重营销轻管理,不在专业水平上下功夫。长此以往,势必不利于行业的良性发展。
对健身行业从业者来说,需要认真思考如何转变经营理念和方式,提高自身竞争力。不少健身房作出有益尝试:进行差异化竞争,在细分领域精耕细作;邀请退役运动员加盟,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注重线上线下相结合,增强用户黏性;延长产业链,寻找健康食品等盈利增长点……事实证明,准确把握市场需求,积极开拓创新,促进服务提质升级,才能用高品质的服务赢得消费者,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发展下去。
同时,应加快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大监管力度,增加违法成本,更好保障消费者权益。健身行业也需进一步明确行业规范,如更严格的准入门槛、更权威的资格认证、更严厉的黑名单制度等,自觉营造风清气正的行业环境。北京、上海都推出体育健身行业服务合同示范文本,设置“7天冷静期”, 为7天内未使用的健身卡设置退货保障,不失为有益探索。
“全民健身是全体人民增强体魄、健康生活的基础和保障”。《体育强国建设纲要》提出,到2035年,全民健身更亲民、更便利、更普及,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达到45%以上。作为服务群众参与健身活动的重要主体,健身行业应当切实履行社会责任,以实际行动更好助力健康中国建设。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出处非(巨潮财经网)的作品,均转载于自其它媒体,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目的在于信息的传递,本网不承担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如对稿件有质疑请与本网客服联系。
2、刊发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15日内联系本网客服。
-
强制消费、经营者携款跑路……健身行业需内强管理、外树形象
健身行业只有内强管理、外树形象,不断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才能赢得客户、赢得市场近年来,全民健身蔚然成风,健身消费需求...
2021-05-07 11:15:08
-
外媒关注中国“五一”假期国内旅游消费市场:旅游热情重新高涨
今年五一假期,中国国内旅游出游2 3亿人次,同比增长119 7%;实现国内旅游收入1132 3亿元,同比增长138 1%。中国假日经济...
2021-05-07 11:13:10
-
一季度末普惠小微贷款余额增34.3% 增速比上年末高4个百分点
央行近日发布的今年一季度金融机构贷款投向统计报告显示:一季度,我国普惠金融领域贷款增长速度加快,到一季度末,人民币普...
2021-05-07 11:02:53
-
“五一”假期零售市场持续回暖 传统商场转型激发消费热情
五一假期,消费势头上扬。数据显示,5月1日—5日,银联网络交易金额为1 91万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5 5%,总量为历年五一同期...
2021-05-07 11:01:49
-
72家期货公司去年实现净利润约75亿元 强者恒强格局延续
疫情之下,我国期货行业表现出了强劲的韧性。近日,一年一度的上市公司及新三板挂牌公司年报披露季收官。据期货日报记者不完...
2021-05-07 11:00:18
- 局势变幻莫测!中企海外并购资金六成流向这里
- 调研数据显露主力布局意图 103家公司被10家及以上机构调研 18只年报预喜股估值不足20倍
- 有银行拉拢节日资金:春节前后结构性存款收益率最多调高25% 春节效应显现
- 工作报告:地方国企改革瞄准三大重点 混改仍是“标配”
- 2019年反洗钱将成支付监管重点 央行出手整顿支付违规
- 开年券商融资已超500亿元 又有3家抛出定增预案 补充资本抵御风险增厚收益
- “头号工程”:紧牵科创板“牛鼻子” 拉开资本市场改革大幕
- 2019年首月沪指上涨3.64%实现开门红 三路资金助推回暖行情 呈现净流入态势
- 深交所:将对深成指、创业板指等指数编制方案进行修订
- 科创板放开涨跌限制 将定价权还给市场 尽快形成合理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