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直接入股市 既不可行也没有必要 央行入市将会加剧股市的波动
- 来源: 人民网-国际金融报 2019-01-14 09:17:59
近日,一份《央行购买ETF的可行性如何》的研究报告引爆市场,普通投资者得到的信息是“央行要直接买A股”。与此同时,某券商经济学家表示,出于稳定市场等多种原因,中央银行持有本国股市资产,并不出格。该券商人士以日本央行为例称,我国央行持有1.58万亿至1.78万亿元的A股资产,不会对央行资产负债表和股市造成结构性影响,且更有利于A股在2019年实现健康平稳运行。
与此形成呼应的还有来自日本的野村证券。野村在1月8日的一则报告中称,企业盈利在2019年上半年的情况可能将会偏向负面,因此中国人民银行可能在2019年开始购买中国国内股票。
这显然是一个馊主意。好在绝大多数市场人士在这个问题上都是客观公正的。对央行购买ETF直接入市的可行性问题投出了反对票。1月9日,一位接近央行人士对其他媒体表示,没有听说有这样的计划。这不太现实,法律上也不支持。央行调查统计司原司长盛松成也表示,央行直接购买股票的理由不成立。
有关券商人士拿日本央行说事明显是不分是非。根据2018年6月26日东京证券交易所发布的股票分部状况调查显示,在3735家上市企业中,日本央行进入1446家企业的前10大股东之列,并成为东京巨蛋公司、札幌控股、尤尼吉可(UNITIKA)、日本板硝子和永旺5家公司的最大股东。如今,日本股市一下跌,日本央行就抓狂。央行成为大股东,减少了股市流动性,反而有损市场定价效率,流通股较少的上市公司,股票都买不到了。而市场下跌,央行出手,维持成本将越来越高。日本股市已成功地将央行套在了里面,央行也成了日本股市健康发展的最大隐患。
央行直接进入股市,这显然是不可行的。正如有关法律人士所言,法律不支持。央行可以贷款给金融机构去刺激市场,但自己直接入场买卖股票就超出了法律规定的业务范畴。而且央行入市将会加剧股市的波动,并且给监管出难题,影响央行货币政策的独立性。
不仅如此,央行进入股市也没有任何的必要性。首先,股票投资与股市监管都不在央行的职责范围,根据现行的《中国人民银行法》,央行可以在公开市场上买卖国债和其他政府债券及外汇,但买卖股票显然是超越权限的。
其次,从支持实体经济的角度,央行更没有直接入市的必要。我国目前实行的是稳健的货币政策,货币政策工具有很多,无论是数量型、价格型工具,或者总量型、结构型工具,比如存款准备金率、公开市场操作利率、TMLF、MLF、PSL等,没有必要通过购买股票的方式来支持实体经济。并且通过购买股票的方式来刺激股价上扬,也不一定能够让实体经济受益,反倒是限售股股东正好可以趁机减持,甚至是清仓减持,让更多的上市公司沦为无主公司。
此外,央行直接买股也解决不了A股市场健康发展的问题。A股需要直面的问题是要切实解决某些股市制度不合理的问题,比如,违法违规成本低廉的问题,上市公司虚假信息披露顶格处罚只有60万元,这些问题才是股市健康发展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出处非(巨潮财经网)的作品,均转载于自其它媒体,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目的在于信息的传递,本网不承担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如对稿件有质疑请与本网客服联系。
2、刊发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15日内联系本网客服。
-
-
央行直接入股市 既不可行也没有必要 央行入市将会加剧股市的波动
近日,一份《央行购买ETF的可行性如何》的研究报告引爆市场,普通投资者得到的信息是央行要直接买A股。与此同时,某券商经济...
2019-01-14 09:17:59
-
-
21条新措施促综保区高水平开放 推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中国近日即将出台措施促进综合保税区高水平开放。在1月10日举行的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政策例行吹风会上,海关总署副署长李国介绍...
2019-01-11 08:35:23
-
-
私行的2018:马太效应凸显 小银行热情减退
2019年,私行中国发展开启12年运行。未来的市场形态,备受中外关注。2018年是私人银行进入中国银行业视野的第11年。这些年来...
2019-01-10 17:33:45
-
-
银保监会:防范保险营销人员利用自媒体平台搞虚假宣传
银保监会日前发布提示,近来部分保险营销人员在微信朋友圈等自媒体平台发布虚假营销信息,消费者要增强风险意识,谨防误导宣...
2019-01-10 15:00:44
-
-
银行结构性存款:"换马甲"保“最高”收益? 产品风险需警惕
2018年年末的硝烟还未散尽,各家银行又马不停蹄投入2019年新年揽储大战。随着资管新规及理财新规的逐步落地,刚性兑付被打破...
2019-01-10 11:00: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