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农网
首页 -> 农业新闻

内蒙古第一家“数码农场”投入使用

    来源:中国农业新闻网-农民日报  2018-06-06 05:08:44

  初夏时节,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土默特左旗恰台吉村的千亩有机水稻种植区迎来插秧期,田间地头到处是农民忙碌的身影。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林少扬团队为育种所建设的“数码农场”前几天刚完成插秧。

  这个“数码农场”是面积10亩的水稻田。而之所以叫“数码”,是因为这里的11万株水稻,每一株都有独自的编号,用来精确记录和收集水稻的DNA信息和农艺性状等,每一株都有独立的成长档案和可追溯体系。

  “数码农场”由内蒙古稼泰绿色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投资建设,在北京室内播种再邮寄到土默特左旗进行浸种、催芽,最后移栽插秧。林少扬介绍,“数码农场”主要运用染色体组设计分子育种技术,分析某品种水稻生产应用中的基因缺陷,并加以精准改良,可以挖掘适宜不同地区种植的不同水稻品种。

  林少扬说,“数码农场”每一株水稻的位置都是固定的,顺序不能错乱,有几千万个序列的信息存在电脑里。研究人员将以这些信息及数据为基础,分析选育出满足不同生态需求、生产需求的水稻新品种,并探索集约化、规模化种植新渠道。

  土默特左旗地处北纬40度,是适应种植水稻的地区。目前,内蒙古稼泰绿色农业公司通过将盐碱地有效改良,已经培育出适合当地生长的水稻品种。公司董事长文瑞介绍,通过与各科研院所联合,培植优良适宜新品种,能够提升农业经济效益。“数码农场”对挖掘内蒙古水稻适宜品种资源、扩展稻米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出处非(中国新农网)的作品,均转载于自其它媒体,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目的在于信息的传递,本网不承担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如对稿件有质疑请与本网客服联系。

2、刊发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15日内联系本网客服。

阅读延展

高山夫妇“靠山吃山”的古时候

高山夫妇“靠山吃山”的古时候

去年,家住海拔1200米高山的贵州省黔东南州麻江县坝芒乡翁址村甘庄组陈沛禄、颜显丽夫妇,放弃外出打工的机会,充分利用自家18亩山林..

2018-06-06 04:49:07

宜良打造农资小程序,专业的农产品销售app

宜良打造农资小程序,专业的农产品销售app

买农资用品,以前我们都只知道在商店里有销售,但现在互联网发展,连农资产品也能通过互联网进行下单购买。作为农业种植户来说,在网上..

2018-06-06 04:28:23

麦田里的守望者 “智慧农业”显高效

麦田里的守望者 “智慧农业”显高效

图6月2日,技术人员介绍物联网大数据监测系统。 图6月2日,技术人员查看田间监测管理系统。 山东省滨州市邹平县元瑞农业科技公司..

2018-06-05 11:47:04

大名县城管上演暴力执法恐吓民工

大名县城管上演暴力执法恐吓民工

近日,本刊接到群众举报,2018年5月29日上午10时,在大名县南环路,五得利面粉第七厂对面一处建筑工地,来了一伙自称是大名县城市管理和..

2018-06-05 11:36:53

安徽麦收“会战”确保颗粒归仓

安徽麦收“会战”确保颗粒归仓

6月3日,在安徽省亳州市涡阳县楚店镇宋徐村,涡阳县“小麦提质增效绿色生产万亩示范片”麦浪滚滚,遍地金黄,一派丰收景象。 眼下正..

2018-06-05 11:3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