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讯:我国新闻业首迎25款媒体机器人
- 来源: 科技日报 2019-08-27 09:52:19
8月26日下午,目前国内最大的媒体机器人生产商和服务商新华智云正式对外发布了其自主研发的25款媒体机器人。
这些机器人已集成在“媒体大脑MAGIC短视频智能生产平台”上。它们功能各异:有的可以进行文字识别,有的会自动生成字幕,有的能实时进行直播剪辑,有的能轻松制作视频数据新闻……
“这是我国新闻史上首次有公司推出媒体机器人。”新华智云联席CEO傅丕毅也颇有野心,“希望这次发布能载入历史,成为有意义的事情。”
瞄准媒体业痛点,人工智能成帮手
前段时间,浙江省和台风“利奇马”来了场遭遇战。对媒体人来说,应对这超强台风也是一场大考。
你之前或许看到过,AI女主播现场播报气象灾害预警信息,钱江视频“数说台风”展示台风风力随时间的变化,还有台风期间的正能量故事……这些视频的背后,都有媒体大脑MAGIC智能生产平台做支撑。
媒体大脑是我国第一个媒体人工智能平台,由新华智云于2017年年底推出。新华智云则由新华社和阿里巴巴共同投资成立。
“新闻业是个开放且复杂的领域,常需要用到多模态技术,比如图像识别、人脸识别、语音识别、自然语言处理等等。”新华智云联席CEO徐常亮告诉科技日报记者,业界此前鲜有为新闻业研发的智能模型,想在新闻业中寻找适合人工智能技术的落地场景,要既懂新闻,也懂技术,还得有大量素材和数据积累。比如,此次推出的25款机器人中,有一款为“突发识别机器人”。它可以在视频素材中识别出“火灾”“爆炸”“碰撞”事件和“警务、医护等特殊车辆”,及时提醒编辑部;还能对视频进行二次处理,找到标志性片段,将其推荐给编辑和记者。
其实,每一套人工智能模型都需要数据的“喂养”。徐常亮也表示,从技术上来讲,深度学习等各类算法模型已经比较成熟,但更需要解决的问题是数据的收集和标注。
5G时代,媒体面临智能化转型新要求
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教授张明新指出,人工智能技术已经历史性地改变了新闻传播业的面貌。“在网络、大数据等技术支持下,新闻传播从新闻线索搜集与评估、采访与编辑到制作与分发等全流程,都越来越体现出智能化的特性。”
傅丕毅认为,为了迎接5G时代,媒体需要向智能化转型。“不过,大多数媒体离智能化还有段距离。”其实,媒体大脑正是要帮媒体缩短向智能化跨越的进程。毕竟,要求每家媒体都投入大力气研发智能平台是不现实的,但传统媒体也可以通过各种方式拥抱技术。
5G时代,带来新的机遇。在徐常亮看来,5G最明显的特征是时延低、网速快、容量大。在5G的帮助下,媒体可以做摄像头、传感器新闻,用手机端+云端就能处理数据,可以更流畅地应用各项人工智能技术。“媒体的采编发流程可以大幅度加速。”
而对普通公众来说,他们也会身处一个“全视频”传播环境。正如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执行院长喻国明所说,社会主要交流手段将从书写文字转为视频语言;曾经只在后台当无名英雄的智能技术会走到台前,更直观地被受众感知;而VR、MR、AR等各种技术,也会得到更充分的展示。
不过,内容为王永不过时。
新的技术带来新的生产力,媒体能输出的内容在机器的辅助下可以翻倍。这也对媒体的深度和专业度提出新的要求。“媒体人要成为全能选手,要学会和机器一起工作,还要当好‘把关人’。”傅丕毅说,好内容加上好技术,媒体才可以更好地掌握舆论场主动权和主导权。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出处非(巨潮财经网)的作品,均转载于自其它媒体,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目的在于信息的传递,本网不承担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如对稿件有质疑请与本网客服联系。
2、刊发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15日内联系本网客服。
-
快讯:我国新闻业首迎25款媒体机器人
8月26日下午,目前国内最大的媒体机器人生产商和服务商新华智云正式对外发布了其自主研发的25款媒体机器人。这些机器人已集成...
2019-08-27 09:52:19
-
新蓝海!机器人教育培训市场兴起 人才培训市场需求强劲
再能干的机器人,也离不开人的研发、编程、维护。在8月20日至25日举行的2019世界机器人大会上,各式各样的新锐机器人一如既往...
2019-08-27 09:49:45
-
消息:人工智能时代 信息安全需放首位
人工智能时代信息安全该如何保证?8月24日—25日,2019重庆全球科学家高峰会在重庆举行,19位诺贝尔奖、图灵奖、菲尔兹奖得主...
2019-08-26 15:45:16
-
快讯:我国建立首个水下隧道技术创新平台
24日,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成立水下隧道工程技术分会,这是我国首个水下隧道专业学术交流和技术创新平台。在成立大会上,...
2019-08-26 15:43:20
-
消息:“慧眼”卫星成功进行X射线脉冲星导航在轨实验
中科院高能物理所利用慧眼卫星上的X射线望远镜开展了X射线脉冲星导航实验,定位精度达到10公里之内(3倍标准偏差),进一步验证...
2019-08-26 15:37:21
- 优质内容成短视频行业竞争关键 好看视频10亿奖金扶持原创作者 颁发年度大奖
- 运用计算型潜望原理 数码相机就能“看见”隐藏物体 探测隐藏的物体和敌人
- 新型交通制式:动车与地铁“混血” 国产首个市域动车组上线运营
- “回家地图”:2019年春运护航服务启动 骑行返乡可定位免费维修点
- 打游戏也输了!新款“阿尔法”击败人类玩家 取得压倒性胜利
- 我国学者研究“多节点量子网络”取得基础性突破 拓展节点数目
- 160公里时速磁浮列车将在商业线进行提速测试
- 科技创新让生活更精彩 营养美食可打印
- 人工智能将给“寻医问诊”带来哪些改变 机器人为居家养老、个人护理服务
- 竞争者来了?英国电信“官宣”入华,移动、联通、电信该紧张吗 用户选择多样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