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科技 > 正文

国际顶级期刊《自然·通讯》:中国学者合成有机纳米聚合物 将对柔性电子技术产生影响

    来源: 科技日报  2020-04-14 16:32:51

有机半导体及柔性电子技术,是承载未来信息产业与智能制造极具潜力的载体。中国科学院院士黄维和南京邮电大学信息材料与纳米技术研究院解令海教授团队,近日借鉴中国方圆文化和古代窗格结构,突破了高分子的新概念并合成了有机纳米聚合物,实现了基于中心对称分子排列的立体选择格子化和聚格子化。国际顶级期刊《自然·通讯》在线发表了该成果。

柔性电子技术、特别是有机电子技术在有机显示、有机激光、有机光伏、有机场效应晶体管、传感与执行、信息存储与忆阻计算等方面仍面临巨大挑战。目前,只有有机发光二极管实现了大规模商业化,同时还面临着量子点、钙钛矿与二维纳米等新兴材料的激烈竞争。

近年来,黄维和解令海带领的团队针对高分子的局限性这一问题,提出了有机纳米聚合物的概念,并开创了聚格类有机纳米聚合物这一新的研究方向。

从创新结构角度发展合成策略是开启这一方向的关键,“在该研究中,我们设计的A2B2型合成子不仅克服了交联问题,而且有效控制了纳米聚合物的立构规整度。”解令海介绍,他们借用了1948年荷兰版画大师摩里茨·科奈里斯·埃舍尔创作的《手画手》命名了这一类纳米聚合物,即手画手聚格,表现出了有机纳米聚合物关键特征。

黄维表示,有机纳米聚合物半导体将为塑料电子提供新的方案,这将影响新一代有机宽带隙半导体材料、电泵浦激光、柔性电子器件、印刷显示技术以及信息存储与神经形态计算等技术的发展。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出处非(巨潮财经网)的作品,均转载于自其它媒体,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目的在于信息的传递,本网不承担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如对稿件有质疑请与本网客服联系。

2、刊发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15日内联系本网客服。

阅读延展

国际顶级期刊《自然·通讯》:中国学者合成有机纳米聚合物 将对柔性电子技术产生影响

有机半导体及柔性电子技术,是承载未来信息产业与智能制造极具潜力的载体。中国科学院院士黄维和南京邮电大学信息材料与纳米...

2020-04-14 16:32:51

全球疯抢中国呼吸机,元器件供应却成主要瓶颈 进口期间能否用国产替代?

从1月28日到现在,我们工厂生产线基本上都是满负荷,这两天尤其如此。因为海外疫情发展太快,目前工厂作息是每周七天无休,从...

2020-04-13 16:50:49

帕金森碰上5G 疫情期间仍能全程管理和照护 微创植入起搏器

4月11日,在网络直播模式下,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301医院)功能神经外科主任医师凌至培现场接诊了一位远在吉林省吉林市的帕...

2020-04-13 16:32:29

老总变主播,218项“成都造” 与全球抗疫场景云对接

我们研发的一体式智能医废收集车具有在线监测、数据自动上传、自动消毒喷淋、操作方便等优点。权威机构第三方监测报告显示,...

2020-04-10 16:48:14

如何探寻古老的月球磁场 解谜关键是找到内部“发电机”

如果有机会登上月球,你会发现,在那里即使带上指南针,也找不到北了。这是因为现在的月球几乎没有磁场。然而,情况并非一直...

2020-04-10 16:4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