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防疫产品 黑科技让日常防疫细致入微
- 来源: 科技日报 2020-11-06 14:13:24
外出到家,消毒酒精从上喷到下,还不忘给随身携带的手机、钱包来几下,相信这是新冠疫情期间很多人的日常。
11月5日,在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以下简称进博会)高端装备展区,科技日报记者看到这样一款“神器”,可以让手机不再遭受淋浴之苦。
“从外观看,这跟普通的手机贴膜好像没什么两样,但它却是我们富士Hydro Ag+银离子抗菌保护膜,能够真正做到触屏不触菌。”富士胶片(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工作人员说。
手机是病原细菌的温床,病原菌指的是日常生活中易引发疾病的细菌,它们通过手传染到手机表面,又在打电话时接触到人的脸部皮肤、嘴、鼻子以及耳朵。而绝大部分病原菌可以存活一个多星期,少部分甚至可以存活21天。
正因此,工作人员介绍,富士胶片凭借80多年在胶片领域对“卤化银”和“精密涂布”技术的研究成果,推出了Hydro Ag+银离子抗菌保护膜。银离子Ag+的杀菌能力特别强,每升水中只要含亿万分之二毫克的银离子Ag+,即可杀死其中的大部分细菌。
“该系列产品通过银离子抗菌原理及精密涂布技术,使银系抗菌剂在涂布膜中实现了立体结构,可以源源不断地从内部生成银离子,抗菌率最高可达99%,病毒灭活率最高可达90%以上,而且抗细菌、抗病毒功效持续达18—24个月。”工作人员说,手机、平板电脑、触摸屏等各种液晶屏幕均可使用。
除了防疫产品,各种空气净化装置也备受关注。
有数据显示,我们每个人每天都要呼吸2万多次,吸入和呼出的空气超过10公斤,比我们消耗的食物和水还多。然而,不管是工作场所还是家庭环境,我们所处空间的空气质量往往不尽如人意。
“疫情期间,人们对空气质量格外关注,我们推出的H12/H13级别滤芯,可有效过滤病毒、细菌等微生物和气体污染物,控制交叉感染。”知名空气净化品牌IQAir相关产品负责人说。
在进博会现场,IQAir实时监测并展示了远程互联下,主场馆和两个合作场馆的空气净化效果。
参观者可通过大屏,在主场馆的净化器没有完全开启时,看到展会现场的空气数据。而合作场馆内净化器持续开启,尽管场馆内开放度很高,空气质量数据均能达到世卫组织要求的室内PM2.5浓度低于10微克/立方米的健康标准。
之后,通过空气质量监测系统,工作人员将主场馆净化器也同步开启。在一分钟左右的时间内,大屏幕显示空气数据有了明显下降。
相关负责人介绍,在空气净化整体解决方案的实际应用中,监测系统可以内置到各个使用环境中。后台管理员能远程控制各个办公室或不同场馆的净化设备,而这些实时空气质量数据也能可视化多端展示。
家庭、出行、医院、实验室、学校、博物馆、办公楼……IQAir能满足多种不同场景对于空气质量的特殊定制化需求。而其空气净化整体解决方案的关键则是CleanZone SL——一款针对大空间空气净化的产品。
IQAir全球CEO弗兰克·哈姆斯表示,CleanZone SL独立式空气净化器是专为办公室、学校、医院和商业中心等空气污染较为严重的场所研发,能有效去除各种过敏原和微生物。它的出风量达到820立方米/小时,一小时可为200立方米的空间提供4次完整的换气。
“它的优点是实现了超低噪音和高效净化很好的融合。全档风速运行下,其声音仅有45分贝,即便在安静的工作环境(如办公室和教室),也几乎听不到噪音。”哈姆斯说,而且它的各个净化模块都可以根据环境和客户要求来定制,实现以结果为导向的强效净化;能挂壁、吊顶和立式灵活安装,还能定制外壳,从而更好地融入各种装修环境之中。(付丽丽 刘园园)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出处非(巨潮财经网)的作品,均转载于自其它媒体,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目的在于信息的传递,本网不承担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如对稿件有质疑请与本网客服联系。
2、刊发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15日内联系本网客服。
-
各种防疫产品 黑科技让日常防疫细致入微
外出到家,消毒酒精从上喷到下,还不忘给随身携带的手机、钱包来几下,相信这是新冠疫情期间很多人的日常。11月5日,在第三届...
2020-11-06 14:13:24
-
“中国天眼”有望向公众开放,已经观测服务超过5200个机时
有中国天眼之称的我国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于今年1月通过验收,正式投入运行。FAST建设单位——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
2020-11-06 14:10:53
-
自然选择让翼龙变飞行“高手” 该研究成果发表在《自然》杂志上
根据英国《自然》杂志近日发表的一项研究,英国科学家首次结合统计方法、生物物理模型以及考古学信息,证明正是自然选择,使...
2020-11-05 14:27:29
-
一个快速射电暴在银河系内的起源确定 来自银河系内的一颗磁星
快速射电暴从近十年前第一次被发现以来,就一直令天文学家困惑不解。而根据英国《自然》杂志4日同时公开发表的三篇论文,科学...
2020-11-05 14:24:56
-
为未来研发团队培养“好苗子” 在线动态统计及时跟进
今年7月,陈红大学毕业后到广东省科学院智能制造研究所(以下简称智能制造研究所)担任科研助理。她一方面协作科研团队研究过程...
2020-10-30 14:08:34
- 优质内容成短视频行业竞争关键 好看视频10亿奖金扶持原创作者 颁发年度大奖
- 运用计算型潜望原理 数码相机就能“看见”隐藏物体 探测隐藏的物体和敌人
- 新型交通制式:动车与地铁“混血” 国产首个市域动车组上线运营
- “回家地图”:2019年春运护航服务启动 骑行返乡可定位免费维修点
- 打游戏也输了!新款“阿尔法”击败人类玩家 取得压倒性胜利
- 我国学者研究“多节点量子网络”取得基础性突破 拓展节点数目
- 160公里时速磁浮列车将在商业线进行提速测试
- 科技创新让生活更精彩 营养美食可打印
- 人工智能将给“寻医问诊”带来哪些改变 机器人为居家养老、个人护理服务
- 竞争者来了?英国电信“官宣”入华,移动、联通、电信该紧张吗 用户选择多样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