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成熟的5G网络将在千行百业“大展身手” 5G助力实现“五纵三横”新特征
- 来源: 科技日报 2020-11-23 15:08:41
今年7月,5G R16标准正式冻结。这意味着产业链上下游可以依据该标准进行相应产品的研发制造,进一步丰富5G技术的应用场景,5G全球商用进程提速。R16标准是全球协作的结晶,据不完全统计,在全球运营商对R16标准的文稿贡献中,我国三大运营商的贡献占比达四成左右。
运营商是5G建设运营的主体,“中国移动目前已经建设开通5G基站超过38.5万个,为全国所有地级市和部分重点县城提供5G服务,5G套餐用户超1.3亿户。我们建设的5G网络覆盖范围应该是全球最广的,服务的客户数也是最多的。”中国移动研究院首席科学家易芝玲近日对科技日报记者表示,“我们已经建成全球最大的5G SA网络,会加速推进SA端到端产业进一步成熟,并为引入更加丰富能力的R16标准做好准备。”
在即将于11月26日开幕的2020世界5G大会上,和各界运营商伙伴共议未来无线通信网络的愿景和路线图,也是她最为期待的。
5G助力实现“五纵三横”新特征
“当前,中国正在加快推进5G、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信息通信技术与经济社会民生深度融合,经济社会的数字化转型进程正在加速,呈现出‘五纵三横’的新特征。”易芝玲表示,“五纵”是当前信息技术向经济社会加速渗透的五个典型场景,即基础设施数字化、社会治理数字化、生产方式数字化、工作方式数字化、生活方式数字化;“三横”是当前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的三大共性需求,即线上化、智能化、云化。
她表示,据相关机构预测,到2025年,中国数字经济增加值规模将达到60万亿人民币,软件和信息服务业收入将达到13.1万亿人民币,市场潜力巨大。5G作为社会信息流动的主动脉、产业转型升级的加速器、数字社会建设的新基石,将有力促进“五纵三横”新特征的实现,为发展带来更为广阔的增长空间和机遇。
“加快5G建设与应用发展,对我国加快数字化转型升级,有效释放新兴消费潜力、对冲疫情影响意义重大。”易芝玲说。
技术创新助推网络建设攻坚克难
与此同时,由于我国的5G建设与国际领先者同步,5G在技术方面是崭新的DICT深度融合起点,在市场方面也是首度试图全面拥抱千行百业,必须要经历一段摸索探试的过程。
“在5G建设过程中,我们也确实遇到了一定的挑战,比如高能耗,站址资源获取困难等。但这是一张网络走向成熟的必经之路。”易芝玲坦言。
“挑战出现的地方,也正是创新的所在。”易芝玲强调。据她介绍,中国移动做了很多技术创新,比如通过集中式部署的方式可以大幅地降低对站址资源的要求,快速、低成本地建站;又比如在网络节能方面,从设备级、站点级和网络级三方面开展综合节能,如在站点级,在延续4G已引入的亚帧关断、通道关断等功能基础上,提出5G深度休眠等新理念,研发并协同产业界开展软件节能。
另外,易芝玲表示,中国移动持续通过市场化机制积极进行“网络共建共享”。近期,中国移动与中国广电签署5G共建共享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可发挥5G技术、频率资源、内容等方面的优势,集约高效地实现5G网络覆盖,丰富5G业务,为推动5G融入百业、服务大众奠定良好基础。
R17预计于2022年6月完成冻结
“5G在各行各业的应用前景都是很光明的。”易芝玲乐观地说,在过去一年里,5G业务发展在助力抗击疫情、复工复产、经济数字化转型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截至2020年9月底,中国移动的5G套餐客户已突破1亿。
同时她建议,5G作为新型基础设施,网络覆盖是一个持续运营的过程,除电信运营企业自身不断努力外,建议相关部门从政策层面支持解决电费优惠、税收减免以及5G应用跨行业融通发展等问题。
据易芝玲介绍,未来将在继续保持高覆盖率和高质量的前提下,重点打造5G精品网络, 加快网络建设, 满足消费端和行业端的需求。加速新技术融合创新,开展IT/CT/DT深度融合,进行数字化创新。拓展新商机、新模式,打通行业壁垒,推广5G行业应用,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我们正处在R16冻结后的紧密部署阶段,以及R17的推进阶段,预计于2022年6月对R17标准完成冻结,从而将5G发展推向更高的高度。”易芝玲说。
(记者 崔 爽)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出处非(巨潮财经网)的作品,均转载于自其它媒体,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目的在于信息的传递,本网不承担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如对稿件有质疑请与本网客服联系。
2、刊发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15日内联系本网客服。
-
走向成熟的5G网络将在千行百业“大展身手” 5G助力实现“五纵三横”新特征
今年7月,5G R16标准正式冻结。这意味着产业链上下游可以依据该标准进行相应产品的研发制造,进一步丰富5G技术的应用场景,5...
2020-11-23 15:08:41
-
5G+工业互联网 制造强国关键支撑
坐上操控台,眼前的屏幕实时显示码头堆场上集装箱的位置,动动手柄和按钮,集装箱就装卸好了。在宁波舟山港,做同样的工作,...
2020-11-23 15:07:47
-
专家:智慧物流将成经济双循环“连接器” 需要科技支撑
今年的邮政快件量有望超过800亿件,收入达到8600亿元,较2006年分别增长了79倍、28倍。11月21日,在山东临沂召开的构建现代流...
2020-11-23 15:06:20
-
我国视频文创产业发展的五大趋势 未来五年视频产业收入总量有望保持30%以上增速
11月19日—20日,在长沙举行的2020中国新媒体大会上,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发展研究中心发布了《2020全国视频文创产业发展指标体...
2020-11-23 14:58:34
-
中国在5个可持续发展目标领域科研产出全球第一 全球相关科研论文达410万篇
11月18日,全球信息分析和科技医学学术出版机构爱思唯尔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了《以科研的力量推动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
2020-11-19 11:27:20
- 优质内容成短视频行业竞争关键 好看视频10亿奖金扶持原创作者 颁发年度大奖
- 运用计算型潜望原理 数码相机就能“看见”隐藏物体 探测隐藏的物体和敌人
- 新型交通制式:动车与地铁“混血” 国产首个市域动车组上线运营
- “回家地图”:2019年春运护航服务启动 骑行返乡可定位免费维修点
- 打游戏也输了!新款“阿尔法”击败人类玩家 取得压倒性胜利
- 我国学者研究“多节点量子网络”取得基础性突破 拓展节点数目
- 160公里时速磁浮列车将在商业线进行提速测试
- 科技创新让生活更精彩 营养美食可打印
- 人工智能将给“寻医问诊”带来哪些改变 机器人为居家养老、个人护理服务
- 竞争者来了?英国电信“官宣”入华,移动、联通、电信该紧张吗 用户选择多样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