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次检测到太阳碳氮氧循环产生中微子 研究结果发表在英国《自然》杂志
- 来源: 科技日报 2020-11-26 14:58:32
英国《自然》杂志25日发表的一项天体物理学最新研究,科学家报告了太阳次要聚变碳氮氧循环所产生中微子的首个直接实验证据。测量这些中微子可以为人类了解太阳结构和太阳核心内的元素丰度提供重要线索。
恒星的能量来自氢到氦的核聚变,这通过两个过程发生:质子-质子链反应和碳氮氧循环,前者只涉及氢氦同位素,后者靠碳氮氧催化聚变。
其中,质子-质子链反应是与太阳大小类似的恒星的主要能量产生方式,约占全部生产能量的99%,这一点已得到广泛研究。但研究碳氮氧循环更具有挑战性,因为通过这种机制产生的中微子,每天只比背景信号多几个而已。
意大利国家核物理研究所格兰萨索国家实验室内,博瑞西诺合作组织正致力于研究极其罕见的中微子相互作用,这一联合研究项目组由来自意大利、法国、德国、波兰、俄罗斯、美国等多国研究人员构成。
此次,他们报告检测到了太阳碳氮氧聚变循环期间发射出的中微子,且具有高统计显著性。他们使用的是意大利格兰萨索国家实验室高灵敏度的博瑞西诺检测器。该仪器由一个大约18米高的容器组成,其中装有254吨液体,当液体中的电子与中微子相互作用时,液体会闪烁发光,更为明亮的闪光表明能量更高,则更有可能是来自碳氮氧循环产生的中微子。这一检测器能够排除或解释大部分的背景噪音源。在最新的研究中,团队表示,出现的结果代表了迄今第一个关于碳氮氧循环的直接实验证据,证明碳氮氧循环贡献了1%左右的太阳能量(符合理论预测)。
研究人员提出,测量碳氮氧聚变产生的中微子,可以确定恒星中碳氮氧的丰度。据信,碳氮氧循环对质量大于太阳的恒星的能量生产具有更大的贡献。了解恒星中重量大于氦的元素的丰度(即金属性),有助于我们了解不同恒星的主导能量来源。
在论文随附的“新闻与观点”文章中,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科学家哥布里尔·奥莱比·格恩表示,博瑞西诺合作组织的工作让人们能够更进一步地全面认识太阳和大质量恒星的形成,其或将为科学界定义未来几年这个领域的研究目标。
(记者张梦然)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出处非(巨潮财经网)的作品,均转载于自其它媒体,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目的在于信息的传递,本网不承担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如对稿件有质疑请与本网客服联系。
2、刊发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15日内联系本网客服。
-
首次检测到太阳碳氮氧循环产生中微子 研究结果发表在英国《自然》杂志
英国《自然》杂志25日发表的一项天体物理学最新研究,科学家报告了太阳次要聚变碳氮氧循环所产生中微子的首个直接实验证据。...
2020-11-26 14:58:32
-
使用数字人民币安全吗 推出后纸钞会停止供应吗?
近日,金融密码杯2020全国密码应用和技术创新大赛颁奖在苏州举行。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竞赛指导委员会主席范一飞及评审指导...
2020-11-26 14:57:56
-
互联网生态衍生多样文化圈 获得自我文化认同感
因为喜爱汉服而研究中国古典文化,又或者着迷剧集情节加入语C圈……随着我国互联网生态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群正在网络...
2020-11-26 14:55:39
-
三大拐点确定 电子行业发展总体势头向好
电子行业单季度归母业绩情况今年以来,电子行业市场需求虽受疫情影响,但以5G、云计算、人工智能、可穿戴等为核心的创新周期...
2020-11-26 14:54:48
-
世界互联网大会上专家呼吁加强跨学科交叉合作 有效贯通学科链、创新链与产业链
新一代信息技术蓬勃发展,与多学科、多领域深度融合,正驱动新一轮科技创新加速发展。当前,我们在生命科学、新能源、新材料...
2020-11-25 15:20:49
- 优质内容成短视频行业竞争关键 好看视频10亿奖金扶持原创作者 颁发年度大奖
- 运用计算型潜望原理 数码相机就能“看见”隐藏物体 探测隐藏的物体和敌人
- 新型交通制式:动车与地铁“混血” 国产首个市域动车组上线运营
- “回家地图”:2019年春运护航服务启动 骑行返乡可定位免费维修点
- 打游戏也输了!新款“阿尔法”击败人类玩家 取得压倒性胜利
- 我国学者研究“多节点量子网络”取得基础性突破 拓展节点数目
- 160公里时速磁浮列车将在商业线进行提速测试
- 科技创新让生活更精彩 营养美食可打印
- 人工智能将给“寻医问诊”带来哪些改变 机器人为居家养老、个人护理服务
- 竞争者来了?英国电信“官宣”入华,移动、联通、电信该紧张吗 用户选择多样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