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辉超市云创板块4年累亏逾26亿 超级物种曾计划开100家
- 来源: 长江商报 2021-04-21 13:45:36
从“团宠”到“失宠”,永辉超市的“超级物种”用了4年时间。
近期,永辉超市(601933.SH)旗下的创新业务超级物种在重庆、深圳等地出现关店现象。一名内部人士表示,超级物种将关闭全国除福州外的所有店铺。
4月20日,永辉超市相关负责人表示,关店是正常的业态调整。他还表示,超级物种已经不是集团核心业务,未来永辉主业还是回归超市。
长江商报记者发现,负责超级物种业务的永辉云创从2016年开始就陷入亏损状态,尽管公司在2020年前5月盈利,但也是因为出售股权获得了投资收益。
不完全统计显示,2016年至2019年,永辉云创4年间已累计亏损26.46亿元。如果算上2020年前5月的实际亏损,永辉云创的亏损额可达30.72亿元。
先后被永辉超市转让、增资、再收购,永辉云创最终成了一次失败的投资。
超级物种曾计划开100家
2015年成立的永辉云创科技有限公司(简称“永辉云创”),在永辉超市内部的定位是为公司提供创新探索和服务,旗下拥有超级物种、永辉生活App、永辉生活小店等业务。
2017年,永辉超市云创团队集中核心优势孵化出超级物种,汇集全球优质商品,打造“零售+餐饮+APP”体验式消费的系列工坊,超级物种入选“2017年上半年新物种榜单”,排名在商超类零售业态第一位。
2017年年初,超级物种开出第一家福州温泉店,至当年年底,在9大核心城市共计开出27家门店。根据永辉超市计划,超级物种要在2020年开出100家。
张轩松和张轩宁兄弟是永辉超市的创始人,2017年年报显示,张轩松担任公司的董事长兼法人代表,张轩宁则为公司的副董事长、董事。哥哥张轩宁还是永辉云创创始人。
2016年和2017年,永辉云创的营业收入分别为4802.32万元、5.66亿元,净利润分别亏损1.16亿元、2.67亿元。
而永辉超市2016年和2017年营业收入分别达492.32亿元、585.9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6.82%、19.01%;净利润分别为12.42亿元和18.1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05.18%和46.28%。
永辉云创的亏损对永辉超市业绩的影响,并未在这两年表现得很明显,而且超级物种处于孵化器,亏损也并不奇怪。
2018年1月,永辉超市还同意向永辉云创新增注册资本2.5亿元。其中,公司认购的云创公司新增注册资本额为0.625亿元,本次增资完成后,公司持有永辉云创46.6%股份。
张轩松兄弟意见不合
然而,增资后的永辉云创依然亏损,并影响到永辉超市的业绩表现。
2018年半年报显示,永辉超市超级物种新增19家店,总店数达到46家。而且,永辉云创2018年净利润亏损超9.8亿元。
2018年全年,永辉超市实现营业总收入705亿元,同比增长20.3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合并净利润14.8亿元,同比减少18.52%。
永辉超市表示,受员工股权激励费用6.64亿及云创板块亏损影响,2020年净利润减少。
永辉超市表示,2018年恰逢董事会换届,公司根据目前发展遇到的困境,积极调整公司战略,回归本源,以超市业务为核心,节能增效,打造食品供应链的平台型企业公司。
有消息称,2018年6月,张轩松在股东交流大会中表示,“对于超级物种,我和CEO张轩宁有分歧。他偏重餐饮,我认为重心应该做到家。”
或许是出于意见不合,也或者是不让超级物种拖累上市公司业绩,永辉超市转让了永辉云创的部分股权。
2018年12月,永辉超市同意将其持有的永辉云创20%股权(对应出资额2.5亿元)转让予张轩宁。本次股权转让完成后,张轩宁先生持有永辉云创股权比例由9.6%增加至29.6%,成为永辉云创的控股股东。永辉超市持有永辉云创的股权降至26.6%,由公司的控股子公司转为联营企业。
永辉超市表示,这一股权转让能“使其更符合创新企业的发展规律”。而且,永辉超市母公司对永辉云创的长期股权投资按照权益法进行追溯调整,调整母公司年初未分配利润金额为-1.07亿元。
2018年12月,张轩松和张轩宁还签署《关于解除一致行动的协议》,明确依照自身意愿独立行使股东及董事权利,履行股东及董事义务。
永辉超市表示,张轩松和张轩宁在公司发展方向、发展战略、组织架构、治理机制等方面存在较大分歧,对永辉云创的定位、发展方向和路径也有不同意见。双方正式解除一致行动关系,有利于消除公司各方困扰,避免对公司日常经营造成影响。
值得注意的是,2018年年报显示,张轩松的工作经历介绍中,删除了“创立永辉生鲜超市、彩食鲜中央工厂、永辉生活、超级物种等多种零售业态”这段话。
超级物种已不是核心业务
合久必分,分久必合,永辉云创的发展历程有点坎坷。
回归“创新企业”后,超级物种依然被永辉超市看好。2019年5月15日,永辉超市决定向永辉云创增资10亿元,现有股东对其进行同比例增资。其中,公司出资2.66亿元,增资后公司对永辉云创的持股比例不变,仍为26.6%。
2019年,永辉超市营业收入为848.77亿元,同比增长20.36%;净利润为15.64亿元,同比增长5.63%。
永辉超市表示,如果考虑2019年初剥离了云创和彩食鲜业务,2019年的收入增速会更高。
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5月31日,永辉云创拥有永辉生活店177家、超级物种54家、永辉到家仓46个。
从2018年6月底的46家,到2020年5月底的54家,近一年时间,超级物种新增的门店数量仅9家,这从侧面显示出其增长乏力的现实。
然而,2020年7月31日,永辉超市发布公告称,永辉超市与张轩宁签订《永辉云创科技有限公司股权转让协议》,张轩宁以3.8亿元的价格向公司转让永辉云创20%股权。
此次交易完成后,永辉超市将持有永辉云创46.6%股权,成为永辉云创第一大股东,重新拥有永辉云创的管理权和经营权。永辉云创回归上市公司体系。
公告显示,永辉云创2019年和2020年前5月的营业收入分别为28.58亿元和9.56亿元,净利润分别为亏损12.83亿元和盈利5.53亿元。
实际上,永辉云创只是面上盈利。根据公告,2020年前5月,永辉云创转让蜀海(北京)供应链管理有限责任公司8.44%股权确认投资收益11.27亿元,该笔投资收益属于非经常性损益。2020年前5月永辉云创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营性损益的净利润为亏损4.26亿元。
如果不算2020年前5月的亏损,2016年至2019年,永辉云创4年间已累计亏损26.46亿元。
公开消息显示,2019年7月,超级物种上海五角场万达店关门,这是其首次关店。同年9月,超级物种北京中骏·世界城店停止营业。
2020年,超级物种更是被爆多地关店,杭州萧山恒隆广场店、莆田万达广场店、福州洋宇金座店、世欧广场店、广州绿地缤纷城店以及北京中关村店、大兴龙湖店等已经关闭。2021年1月,杭州门店已全部关闭。
永辉超级物种一名内部人士处获悉,超级物种将关闭全国除福州外的所有店铺,具体关闭时间暂未确定。
4月20日,针对近期媒体报道的超级物种关店一事,永辉相关负责人独家回应称,是正常的业态调整。他还表示,超级物种已经不是集团核心业务,未来永辉主业还是回归超市的。
需要关注的是,永辉云创股权经过转让、增资、再收购等一系列操作后,最终的亏损将由永辉超市买单。
一位资产管理分析师向长江商报记者介绍表示,超级物种作为永辉超市重点培育的项目,因为看不到盈利的曙光,终究被上市公司放弃,“这无疑是一次失败的投资”。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出处非(巨潮财经网)的作品,均转载于自其它媒体,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目的在于信息的传递,本网不承担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如对稿件有质疑请与本网客服联系。
2、刊发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15日内联系本网客服。
-
永辉超市云创板块4年累亏逾26亿 超级物种曾计划开100家
从团宠到失宠,永辉超市的超级物种用了4年时间。近期,永辉超市(601933 SH)旗下的创新业务超级物种在重庆、深圳等地出现关店...
2021-04-21 13:45:36
-
IPO速度:中茶股份领先 营收规模:中茶股份居首
中国茶叶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茶股份)、普洱澜沧古茶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澜沧古茶)、八马茶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八马...
2021-04-21 13:41:26
-
今日新股上市及大概情况:商洛电子、祥源新材、百龙创园、行动教育、信安世纪
今日,商洛电子(300975)、祥源新材(300980)、百龙创园(605016)、行动教育(605098)、信安世纪(688201)5只新股上市。商洛电子的主营业务为面
2021-04-21 11:47:38
-
险企推宠物医疗险 市场乱象频生小心“踩坑”
如今,随着宠物经济愈发火热,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通过养猫养狗来缓解生活压力。与此同时,看病贵,正在成为铲屎官们的一大痛点...
2021-04-21 11:39:37
-
Facebook高调进军音频社交领域 音频社交是个好生意吗
Facebook毫不掩饰自己的野心,在传言满天飞的第二天,就将野心公之于众——高调进军音频社交领域。自Clubhouse一夜爆红,音频...
2021-04-21 11:33:25
- 局势变幻莫测!中企海外并购资金六成流向这里
- 调研数据显露主力布局意图 103家公司被10家及以上机构调研 18只年报预喜股估值不足20倍
- 有银行拉拢节日资金:春节前后结构性存款收益率最多调高25% 春节效应显现
- 工作报告:地方国企改革瞄准三大重点 混改仍是“标配”
- 2019年反洗钱将成支付监管重点 央行出手整顿支付违规
- 开年券商融资已超500亿元 又有3家抛出定增预案 补充资本抵御风险增厚收益
- “头号工程”:紧牵科创板“牛鼻子” 拉开资本市场改革大幕
- 2019年首月沪指上涨3.64%实现开门红 三路资金助推回暖行情 呈现净流入态势
- 深交所:将对深成指、创业板指等指数编制方案进行修订
- 科创板放开涨跌限制 将定价权还给市场 尽快形成合理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