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手车消费调查报告:质量问题难鉴定 买卖双方信息不对称
- 来源: 中国消费者报 2021-05-10 14:31:17
近年来,随着二手车交易量增加,二手车消费纠纷也日益增多。为着力破解行业突出问题,前移消费维权关口,规范二手车行业经营秩序,营造良好的二手车消费环境,浙江省台州市消保委联合路桥区消保委对台州市二手车交易行为开展问卷调查和实地走访,并于近日发布了台州市二手车消费调查报告。报告显示,当前二手车行业准入门槛较低,信息不对称成为引发二手车消费纠纷的主要因素。
七成购车者不懂行
调查发现,当前二手车消费呈现出几大特点:
一是工薪阶层是当前二手车消费的主力军。
二是二手车消费价格、选择性优势明显,有70.8%的受访者选择购买二手车是认为价格便宜;45.3%的受访者认为同等价格可选车型多;21.8%的受访者认为提车方便。从选购二手车渠道来看,58.4%的受访者倾向于二手车市场,27%的受访者倾向于品牌授权销售商(4S店)。
三是消费者对二手车行业的认知程度不高,72.7%的受访者表示对二手车行业不了解。
四是二手汽车消费信息不对称。有五成以上的受访者不太了解二手车信息。有73.3%的受访者不了解或不知道二手车检测程序。46.4%的受访者表示销售商对二手车重要信息提供不主动。
五是二手车交易存在消费陷阱。24.5%的受访者声称遇到过推销人员作虚假宣传,73%的受访者收到过按揭推荐。20.2%的受访者表示被收取相关手续费或服务费,69%的受访者表示在购车合同方面碰到合同不规范、混用定金和订金、签订合同不履约、对销售车辆的里程数是否准确不承担责任等问题。调查还发现50.4%的受访者表示没有(不会)仔细审视合同条款。
六是车辆有无发生过事故、有无大修、有无泡水等安全问题,成为购买二手车最关注的问题。
七是二手汽车质量问题检测鉴定困难;消费者对汽车,尤其是二手汽车了解匮乏;消费者对于问题二手车的取证较难、销售商没有将汽车信息透明化等问题成为“当前二手汽车消费维权的难点”。
买卖双方信息不对称
根据报告结果来看,在消费升级与市场需求驱动下,二手车行业快速发展,但也存在不少问题。
二手车行业粗放式发展格局亟需改变。二手车行业准入门槛较低,属于相对粗放型产业,行业整体规模的增长相对低于从业人员的增长及投入,导致行业存在无序竞争,在行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合同欺瞒、定金欺诈、虚假宣传、黄牛中介等问题。同时,由于诚信机制缺失,市场上车商良莠不齐,直接对行业公信力造成了冲击。
二手车交易存在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二手车普遍存在一车一况、一车一价的特殊性,消费者通过市场获取购置二手车基础信息难,例如车辆发生事故的记录,维修保养记录以及实际行驶里程等。获取信息需要成本,且二手车的买方、卖方获取信息的能力也各不相同。虚假信息的存在进一步加剧了二手车市场中的信息不对称程度,导致消费者无法第一时间了解汽车事故、是否大修、是否泡水等质量问题。更有部分二手车销售商(中介)刻意隐瞒、模糊二手车信息,直接降低了消费者的信任度,也严重影响了二手车市场的整体发展。
二手车交易行为需进一步规范。部分二手车销售商(中介)在购车合同上设陷阱,将风险转嫁给消费者。此外,二手车交易中,还存在虚假宣传、强制按揭、瞒报少报手续费及售后服务、售后维权难等方面的问题。有别于汽车品牌4S店在车辆售后服务方面的一站式服务,二手车行业还没有建立相应的包括配件供应、问题维修、保险和信息咨询等在内的售后服务体系。部分二手车销售公司因为规模小、售后成本高等因素拒绝提供售后服务,消费者后期维权难以保障。
消费者自我保护意识弱。消费者对二手车“预购”知识了解较少,甚至有完全不做“功课”的消费者,在购买前不重视或者放弃了资料积累,导致提车后短时间内出现车辆故障无法有效维权。此外,部分消费者在购车时签署合同不够谨慎,合同中对于车辆信息描述比较模糊,甚至不注明车辆品牌、型号、颜色、发动机号等重要信息,导致提车后发现与自己预想购买的车辆有出入。更有部分消费者存在不签署购车合同的情况,导致产生纠纷后,原始证据都无法提供,维权无门。
●消费提示
选购二手车四注意
据介绍,2020年1月至2021年3月,台州市场监管系统共受理二手车消费投诉196件,主要涉及事故车、泡水车未告知,行驶里程不实,二手车按揭贷款,购车合同定金等方面的纠纷。为此,台州市市场监管局、市消保委联合发布二手车消费警示,提醒广大消费者,在购买二手车时要注意:
关注车辆手续是否齐全。二手车交易时,卖家须提供完整的手续材料,包括车辆登记证、购车原始发票、车辆行驶证、车辆购置完税凭证、交强险凭证等,消费者要一一核查。此外,消费者还要查看汽车发动机编号、车架号是否与车辆行驶证等相关证书一致等。
查验车辆状况是否良好。对于经营者对车况的介绍,消费者要仔细查验、核实,最好与懂车的朋友一起验车,仔细检查发动机部分、车门焊接点、车身漆面等情况,并通过试车来了解真实车况,必要时可事先委托相关专业机构对车辆进行全面的检测和评估。
审查合同条款是否清楚。签订交易合同时,消费者要认真查看合同条款,知悉相关约定。切不可只听口头介绍、口头承诺,要将经营者对车辆质量的承诺,比如承诺非事故车、非泡水车、非火烧车,提供的质保期,车辆里程数真实性等重要内容,以及违约责任,在合同上一一载明。
留存相关凭证是否完整。消费者要注意保留相关交易过程中的凭证,包括发票、合同、电子凭据、聊天记录、宣传资料、音像资料等,以便在产生消费纠纷时,可以凭借手中的关键性证据以及合同约定的条款与经营者协商,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出处非(巨潮财经网)的作品,均转载于自其它媒体,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目的在于信息的传递,本网不承担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如对稿件有质疑请与本网客服联系。
2、刊发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15日内联系本网客服。
-
二手车消费调查报告:质量问题难鉴定 买卖双方信息不对称
近年来,随着二手车交易量增加,二手车消费纠纷也日益增多。为着力破解行业突出问题,前移消费维权关口,规范二手车行业经营...
2021-05-10 14:31:17
-
浙江美大否认“研发力度落后” 收入增长放缓,经营趋于保守
国内高房价带来小户型房产的普及,让居民在给狭小的厨房空间配置烟机橱柜时,往往变得束手无策,而集成灶就是为节省厨房空间...
2021-05-10 14:10:53
-
并购“绯闻”不断 券商整合能否1+1>2
通过合并,券商可寻求协同效应,同时有效应对竞争,在头部效应明显的态势下实现破局,迅速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一季度业绩整...
2021-05-10 11:43:48
-
-
28家上市药企2020年销售费用下降超10% 下滑幅度最小的是康弘药业
随着A股医药企业2020年年报陆续发布,日前,米内网公布的68家药企销售费用统计显示,中国医药、昆药集团等28家上市药企销售费...
2021-05-08 13:52:20
-
英大信托交出曲线上市后首份年报答卷 2020年营收、净利上升明显
日前,英大信托在进入信托公司年报披露季后不久,便对外公布2020年年报。然而,其在营收、净利均取得喜人成绩同时,资产部利...
2021-05-08 13:51:19
- 局势变幻莫测!中企海外并购资金六成流向这里
- 调研数据显露主力布局意图 103家公司被10家及以上机构调研 18只年报预喜股估值不足20倍
- 有银行拉拢节日资金:春节前后结构性存款收益率最多调高25% 春节效应显现
- 工作报告:地方国企改革瞄准三大重点 混改仍是“标配”
- 2019年反洗钱将成支付监管重点 央行出手整顿支付违规
- 开年券商融资已超500亿元 又有3家抛出定增预案 补充资本抵御风险增厚收益
- “头号工程”:紧牵科创板“牛鼻子” 拉开资本市场改革大幕
- 2019年首月沪指上涨3.64%实现开门红 三路资金助推回暖行情 呈现净流入态势
- 深交所:将对深成指、创业板指等指数编制方案进行修订
- 科创板放开涨跌限制 将定价权还给市场 尽快形成合理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