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农阳光:遥感气象大数据为农业发展“保驾护航”
- 来源: 新华网 2018-04-11 13:41:24
在同一张卫星遥感图上,通过调取不同的图层,就可以轻易地辨别出一块耕地是谁家包的、种的什么作物、灾害损失情况如何……在中农阳光数据公司的遥感数据处理中心,技术人员只需轻点几下鼠标,就可以对千里之外一个村子的农业生产情况了如指掌,就如同给土地拍“全息CT”。
创造新技术
“我们将跟农业生产有关的各种信息录入数据库进行大数据分析,不仅是为了随时掌握农业生产的情况,更重要的是开发农业数据的各种应用。” 中农阳光数据公司董事长赵明介绍,大数据技术是助力农业现代化发展的“一剂良方”。
今年39岁的赵明研究生毕业后就从事农业保险工作,常年下农村、跑地头的经历让他对农业有着独到的理解,“现在农业还是没有脱离‘看天吃饭’,农民们辛辛苦苦忙一年,最怕的就是遭灾。”赵明说。“近些年我国大力推广农业保险,为农业发展提供必要的金融支持,但由于缺乏有效的核灾定损手段,保险理赔经常容易产生纠纷。”
赵明说,农业保险传统的定损方式是,农民受灾后报给保险公司,保险公司会派出保险员进行实地查勘定损,但由于土地面积太大,只能采取选点抽查的方式,再咨询有关专家进行定损,所以很难精确地算出损失情况。没有让农民和保险公司都认可的可靠依据,保险理赔自然成了讨价还价的交易,靠“拍脑门儿”决策。“如果不能解决这个问题,农民得不到保障,保险起不到应有的作用,农业现代化发展跑不快。”赵明说。
构建新产业
2016年赵明决定回到家乡吉林创办自己的企业,开发运用大数据技术服务农业、支持农业保险的方式。“通过国家国防科工局为我们提供的近40年的卫星遥感数据和气象部门提供的近70年的气象数据,我们开发出了多种应用技术,其中一项可以实现对农作物生长情况的回溯,为金融产品风险定价、费率厘定和农业生态资源普查等提供科学依据。”赵明说,“通过遥感大数据技术应用,我们既可以解决农业保险理赔产生的纠纷,又可以应用到生态恢复工作上,让我们可以比对三十年前和现在的生态情况。积极探索运用大数据技术推动农村农业的普惠金融、精准扶贫、乡村振兴和生态文明的发展。”
回乡创业不到两年,赵明的企业就拿到了18个技术专利,业务做到了全国60多个县,成为国内领先的遥感气象大数据技术服务商。技术不足就邀请领域内知名专家,数据缺失就带着员工们下农村实地调查,他们研发出的融合遥感3S、气象、物联网、人工智能的“天地眼”大数据应用技术,得到了国家国防科工局、清华大学、中国农科院的认可。“现在我们的大数据应用技术已经不限于农业保险领域,还可以应用到整个农业生产的过程和农业生态当中。”赵明说。
据了解,目前发达国家的大规模农场都已有几十年的大数据应用经验。通过卫星遥感配合气象数据,农场的管理者可以很方便地管理农机运作、调整种植结构、进行灾害风险把控,即便有了灾情,通过预先判断和农业保险的支持,也能够把损失降到最低,做到减产不减收。“数据是支持农业规模化、现代化发展的关键一环,但我们没法照搬他们的经验和技术。”赵明说。
发展新业态
赵明说,“运用遥感、信息、气象、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为农业生产提供风险管理和生产指导是必然的趋势。通过遥感气象大数据可以重现回溯区域农业生产和风险历史情景,及时监测当年的长势和灾害,预测分析未来的产量和风险。”
在吉林省公主岭市范家屯镇孟家村,通过跟中农阳光数据公司合作,全村600多公顷土地已经全部纳入到了卫星遥感的监测范围之内,农民们种什么作物、买多少种子化肥,全都通过大数据分析进行计算,既节省人力,又利于合理配置全村资源。村委会主任王成说,现在合作社进行农业生产不用再逐地块进行人工测量,只要登录中农阳光提供的账户,就可以直接看到不同作物的种植面积、长势情况,还可以提前预判病虫害的影响,做出预防。
“这还是最基本的应用,我们现在可以做到18秒提取完成一个乡的种植情况,运用无人机三维成像识别技术来识别作物的倒伏角度,掌握受灾后每一处农作物受到的损伤情况。”赵明说,“随着观测面积的扩大,我们还会开发出更多的数据应用方式。”
毕业于北京大学,曾经担任吉林省气象局遥感中心主任、东北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的刘志明博士如今是中农阳光数据公司的总经理。他表示,越来越多从吉林农村走出去的学子和优秀人才纷纷从北上广等地回到吉林加入他们,这些有技术、懂农业的年轻人成了公司研发团队的骨干,“只要有一展所长的机会,这些人才都想回到家乡来发展。”
开启新平台
如今,中农阳光与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气象学会理事长王会军院士带领的专家团队达成了合作共识,联合吉林省气象局、普华永道保险精算团队共同研发了具有普惠金融、精准扶贫的中国气象指数大灾普惠保险产品,积极参与乡村振兴发展,共同谋划在吉林省设立北方区域农业气象灾害及普惠保险联合研发中心和院士工作站,建立吸引外省、高端的优秀技术人才进入吉林的平台。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出处非(中国新农网)的作品,均转载于自其它媒体,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目的在于信息的传递,本网不承担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如对稿件有质疑请与本网客服联系。
2、刊发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15日内联系本网客服。
-
-
国家“千人计划”入选者陈俊仁:颠覆性创新打造中化
“‘中国梦’要有理想、有情怀、有干劲、肯做事的中国人一同来团结奋斗。”说这话的是新晋入选国家“千人计划”学者陈俊仁。 颠覆性..
2018-04-11 13:08:32
-
-
临泉女子被打伤住院 伤情鉴定“迟到”两年
两年前,临泉县张营乡村民李梅因宅基地边界纠纷,被邻居打伤住院;两年后,警方下发了伤情鉴定书,但打人者至今仍逍遥法外。伤情鉴定为何..
2018-04-11 11:34:37
-
-
观点:女足进世界杯在意料之中 薛娇重伤令人遗憾
中国女足晋级2019年法国女足世界杯信息时报讯(记者邹甜)在前日以3:0大胜菲律宾队之后,中国女足凭借两连胜,提前从本届亚洲杯的小组..
2018-04-11 10:59:45
-
-
“共享农业”,让农民农忙不“忙”
▲4月9日,工作人员操作无人机为梨花进行液体授粉。眼下,“鸭梨之乡”河北省泊头市25万亩梨树进入盛花期。当地今年首次采用无人机液体..
2018-04-10 13:35:14
-
-
河北饶阳:“农业+旅游”推动乡村振兴
“农业+旅游”推动乡村振兴 近日,游客在饶阳县河北冠志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观光温室大棚参观。 近年来,饶阳县推进休闲观光农业和乡村..
2018-04-10 13:32:31
今日猪价暴跌 玉米上涨结束未来或价格下跌 豆粕行情
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已基本成型 未来农业发展大有可为
乡村振兴正当时——2018年“三农”发展前瞻
吉林市: “扫黑除恶”何时从 “先导镇”打响第一枪
天津西堤头镇涂料厂整改不验收却等来限期搬迁通知
杭州富阳区黄公望原村副书记被指骗取搬迁补偿款
云南大理洱源县3.5万亩梅花竞相开放
河南巩义:G310巩义段改建工程惊现低分高价中标 到底
2018年黑龙江调减水稻种植面积 水稻休耕试点每亩补助
“一村一幼”斩“穷根” 凉山11.7万余名幼儿免费入学
大数据分析:中美意见领袖对中美贸易战的观点态度
鲁甸灾区:柏油路通进村
稀有印度宽距兰“现身”大围山自然保护区
冬日登峨眉金顶 享童话般银色世界
石林彝族撒尼刺绣培训助推非遗传承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