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圆燕鱼人工繁育技术研究获得全新突破
- 来源: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2018-06-06 05:15:26
近日,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组织专家,对在海南陵水开展的圆燕鱼人工繁育技术研究工作进行了现场验收,认为张殿昌研究员团队通过系统开展圆燕鱼活体种质资源保存、亲鱼培育催产、苗种繁育等研究,成功突破圆燕鱼人工繁育技术难关,为加强圆燕鱼种质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水产养殖品种结构调整等提供了有力科技支撑。
圆燕鱼属热带地区近岸生活的海水鱼类,幼鱼体态优美,可作为观赏鱼,成鱼可食用,肉质鲜美,经济价值高。目前市场上对圆燕鱼苗种需求量日益增大,但由于过度捕捞和人工育苗技术不成熟,苗种市场供给量有限,已无法满足市场需求,严重制约了圆燕鱼养殖产业健康持续发展。南海所近年来坚持开展圆燕鱼人工繁育技术研究,致力于解决制约该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问题,并取得一系列重要研究进展和亮点。
验收专家通过听取研究汇报、查看现场设施、查阅育苗记录、现场抽样计数和测量等形式,对圆燕鱼人工繁育技术研究工作进行了全面验收。结果显示,南海所构建了圆燕鱼活体种质资源库,建立了圆燕鱼高效亲鱼培育及催产技术,获得了优质受精卵5kg,其中利用35g受精卵进行孵化,获得初孵仔鱼2.65万尾,孵化率为94.6%;确定了苗种培育阶段的轮虫、丰年虫和人工配合饲料的投喂时间和饵料密度,进行了苗种培育水质参数的调控,优化了苗种培育操作流程,建立了圆燕鱼苗种工厂化培育技术体系,开展了圆燕鱼苗种工厂化培育工作,经过44天培育,共获得健康圆燕鱼苗种1.58万尾,体长为2.5-4.1cm,苗种培育成活率为59.6%。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出处非(中国新农网)的作品,均转载于自其它媒体,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目的在于信息的传递,本网不承担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如对稿件有质疑请与本网客服联系。
2、刊发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15日内联系本网客服。
-
-
高山夫妇“靠山吃山”的古时候
去年,家住海拔1200米高山的贵州省黔东南州麻江县坝芒乡翁址村甘庄组陈沛禄、颜显丽夫妇,放弃外出打工的机会,充分利用自家18亩山林..
2018-06-06 04:49:07
-
-
宜良打造农资小程序,专业的农产品销售app
买农资用品,以前我们都只知道在商店里有销售,但现在互联网发展,连农资产品也能通过互联网进行下单购买。作为农业种植户来说,在网上..
2018-06-06 04:28:23
-
-
麦田里的守望者 “智慧农业”显高效
图6月2日,技术人员介绍物联网大数据监测系统。 图6月2日,技术人员查看田间监测管理系统。 山东省滨州市邹平县元瑞农业科技公司..
2018-06-05 11:47:04
-
-
大名县城管上演暴力执法恐吓民工
近日,本刊接到群众举报,2018年5月29日上午10时,在大名县南环路,五得利面粉第七厂对面一处建筑工地,来了一伙自称是大名县城市管理和..
2018-06-05 11:36:53
-
-
安徽麦收“会战”确保颗粒归仓
6月3日,在安徽省亳州市涡阳县楚店镇宋徐村,涡阳县“小麦提质增效绿色生产万亩示范片”麦浪滚滚,遍地金黄,一派丰收景象。 眼下正..
2018-06-05 11:30:14
今日猪价暴跌 玉米上涨结束未来或价格下跌 豆粕行情
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已基本成型 未来农业发展大有可为
乡村振兴正当时——2018年“三农”发展前瞻
杭州富阳区黄公望原村副书记被指骗取搬迁补偿款
吉林市: “扫黑除恶”何时从 “先导镇”打响第一枪
辽宁:营口法院一纸裁定让阜新中院生效判决难执行
云南大理洱源县3.5万亩梅花竞相开放
温州一城市综合体配套时隔7年仍成荒地 相关部门态度
2018年黑龙江调减水稻种植面积 水稻休耕试点每亩补助
大数据分析:中美意见领袖对中美贸易战的观点态度
强化土壤污染管控和修复 提高土壤科技支撑能力
鲁甸灾区:柏油路通进村
安徽改厕:劣质产品在多地中标令人质疑
济南章丘区农业开发项目公示
陕西省宝鸡市凤翔县矿山整合被指涉嫌利益输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