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瞄准AI人才短板 这份标准力促校企无缝对接
- 来源: 科技日报 2019-09-12 14:13:23
近日,在重庆举行的科大讯飞2019人工智能行业生态峰会上,由工业和信息化部人才交流中心牵头制定的《人工智能产业人才岗位能力标准》(以下简称《标准》)正式发布,对人工智能岗位人才培养、遴选提供了标准导向。高校作为重要的人才供给侧,如何打造专业人才“摇篮”?会上多所高校代表对此进行了探讨。
产业蓬勃发展遇上千万人才缺口
“当前,我国人工智能产业人才队伍建设主要存在着结构不合理、供需不匹配、培养标准缺乏、产教融合不充分四方面的问题。”工业和信息化部人才交流中心人才开发处处长白晓介绍,按照当前产业应用的实际情况,《标准》将人工智能产业人才定义为四层金字塔结构:源头创新、产业研发、应用开发和实用技能人才。
通过对人工智能产业人才结构分析发现,源头创新人才数量极少。清华大学此前发布的《中国人工智能发展报告2018》显示,虽然中国人工智能人才总数位居全球第二,但杰出人才数量仅为977人,不及美国的1/5,排名全球第6。
不仅是创新人才缺乏,《标准》中显示,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不断扩大,大量的产业研发人才、应用开发人才和实用技能人才需求将会呈现井喷态势,然而当前人才培养模式难以适应产业发展需求。
从需求端来看,在数字化、智能化的转型压力之下,无论是新兴产业,还是传统领域,对AI人才的需求已经发展到高关注、高需求的阶段,人才缺口将达到千万级别。
从人才供给端来看,当前人才来源主要有两类。一是院校人才培养。现阶段人工智能领域涉及专业包括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智能科学与技术、自动化、软件工程、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统计学与应用数学等。二是行业人才存量积累,主要是原先从事传统电子信息、软件服务、移动互联网等领域的技术人员通过学习与积累逐渐向人工智能领域转换。
不过,目前我国真正开设人工智能专业的院校不足2%,行业内部自发的人才培养还没有成体系,我国院校端和产业端高质量人才供给水平仍然很低。
校企联手共育人工智能英才
“高校在人工智能生态系统当中,是很重要的供给侧。”重庆邮电大学副校长林金朝表示,对于如何把人才培养体系建好,他认为核心是如何构建专业课程。
林金朝认为,专业课程创新的关键在于整个结构布局、优化。近年来,重庆邮电大学将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相结合,实现了“机器人工程、大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网络空间安全、邮政工程、医学信息工程”5个智能核心类专业的首届招生。还计划今年内新增智能制造工程和人工智能等新工科专业,形成适应新经济发展需要的专业结构新体系。
“如果将产业需求和培养标准结合起来,将会形成一个很好的人才培育体系。”贵州理工学院副校长苏向东表示,人才的培养需要与产业相融合,如果没有产业对接,高校只是自我陶醉,AI人才将与产业脱节,难以有效对接。
苏向东说,他们对学生的培养除了课堂知识外,更加强调专业实践的训练。该校在人才培养计划的制定方面,与产业深度对接。专业培养计划的制定会邀请产业相关人士参与其中,从而让人才能力适应产业的需求。另外,通过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提升学校双师型教师比例,从而对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工学思维、工程能力的工科人才起到促进作用。
林金朝说,围绕人才培养瓶颈问题,重庆邮电大学通过梳理课程体系、改进教学方法、完善课程中心资源,以及调整人才培养模式与
专业体系结构,打造AI人才培养创新体系。特别是针对性地构建了产学研结合的协同育人平台,成立了由国内外行业龙头企业、国家级科研机构和学术组织、地方政府及产业园区等67家单位组成的董事会,携手575家单位开展产学研合作。
深度融合打造创新师资队伍
“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导向、培养路径都需要进行模式创新,院校和企业双主体角色都应该被重视。”白晓表示,该标准是国内率先开展人工智能领域人才标准的研究与制定工作,通过研究人工智能细分领域的具体特征及对产业人才要求,最终形成并制定了57个具体岗位的能力标准。
这份标准弥补了AI人才教育标准的空白,促进了高校与产业的无缝对接。按照AI产业发展的实际需求,该标准将教育标准与具体岗位相结合、将企业技术与人才实践相结合、将市场规范与人才素养相结合,有助于产教在AI领域内的深度融合。标准中将人工智能教育培养架构划分为:基础层、技术层和应用层。按照人工智能产业实际的人才需求,将培养标准所涉及到的核心岗位,划分为产业研发人才、应用开发人才和实用技术人才三类。
据了解,该标准适用于指导企业遴选人工智能相关岗位人才以及为包括双一流高校、应用型本科和职业学校等在内的不同层次院校提供人才培养、课程设置等方面的参考。
白晓表示,为高校打造人才教育标准仅仅是第一步,他们还牵头成立了人工智能产教融合开放平台,依据人才教育标准,联合高校、人才服务机构和产业龙头企业,将人才培养推至创新人才体系和开放生态系统的深度融合层次。进一步促进高校人才输出的创新性、复合性、应用性以及专业性。
白晓认为,人工智能人才培育标准出炉,高校AI人才教育要在三个方面重点展开工作:一是联合推进形成与人工智能产业发展需求相适应的课程体系、实训体系和人才评价体系;二是分批次遴选建设100个人工智能产业人才培养基地,加速产学研一体化建设;三是培育10万名具有创新意识的人工智能专业技术人才和运用人才,5000名具有较高知识理论素养与产业实践能力的师资队伍。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出处非(巨潮财经网)的作品,均转载于自其它媒体,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目的在于信息的传递,本网不承担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如对稿件有质疑请与本网客服联系。
2、刊发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15日内联系本网客服。
-
消息:瞄准AI人才短板 这份标准力促校企无缝对接
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如火如荼,专业人才缺口随之显现。但产业到底需求什么样的人才?高校又应该用何种标准调整培养计划?近日,在...
2019-09-12 14:13:23
-
与左撇子相关的基因区域首次被识别 和大脑内的语言相关脑区相联系
据美国《每日科学》网站近日报道,英国科学家首次识别出与左撇子相关的基因区域,而这些基因区域与大脑内的语言相关脑区相联...
2019-09-12 14:10:35
-
消息:国内最长最深海底大地电磁探测完成
11日,记者从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了解到,由该所牵头的一次海底大地电磁探测实验已于近日在南海北部珠江口盆地陆坡—洋...
2019-09-12 14:05:20
-
快讯:北斗快速辅助定位系统用户已突破3亿
记者从中国兵器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兵器工业集团)11日召开的2019年科技工作会议获悉,该集团已建成全球规模最大、技术...
2019-09-12 14:02:35
-
消息:开采太空水资源 NASA希望不用挖井
人类到哪里都离不开水,太空中也不例外。现在,空间站中宇航员的饮用水仍然产自地球,使用火箭运送补给,运费比成本高得多。...
2019-09-12 13:48:49
- 优质内容成短视频行业竞争关键 好看视频10亿奖金扶持原创作者 颁发年度大奖
- 运用计算型潜望原理 数码相机就能“看见”隐藏物体 探测隐藏的物体和敌人
- 新型交通制式:动车与地铁“混血” 国产首个市域动车组上线运营
- “回家地图”:2019年春运护航服务启动 骑行返乡可定位免费维修点
- 打游戏也输了!新款“阿尔法”击败人类玩家 取得压倒性胜利
- 我国学者研究“多节点量子网络”取得基础性突破 拓展节点数目
- 160公里时速磁浮列车将在商业线进行提速测试
- 科技创新让生活更精彩 营养美食可打印
- 人工智能将给“寻医问诊”带来哪些改变 机器人为居家养老、个人护理服务
- 竞争者来了?英国电信“官宣”入华,移动、联通、电信该紧张吗 用户选择多样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