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久性视力损伤或有望恢复 科学家首次在小鼠模型中成功实现
- 来源: 科技日报 2020-04-14 16:43:33
利用先进的基因编辑技术,我国科学家在治疗神经性疾病的基础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首次在小鼠模型上,成功恢复永久性视力损伤小鼠的视力,同时还基本消除了帕金森模型小鼠的疾病症状。
在科技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中国科学院、上海市的相关项目资助下,由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神经科学研究所)、上海脑科学与类脑研究中心、神经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杨辉研究组完成的这项研究,通过基因编辑技术,成功诱导胶质细胞“变身”为神经元。这为阿尔兹海默症、帕金森症、青光眼等众多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治疗,探索了一个新的途径。国际权威学术期刊《细胞》近日在线发表了相关研究论文。
人类的神经系统包含成百上千种不同类型的神经元。在成熟的神经系统中,神经元一般不会再生,一旦死亡,就是永久性的。而神经元的死亡,则会导致不同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在常见的神经性疾病中,视神经节细胞死亡导致的永久性失明和多巴胺神经元死亡导致的帕金森症尤为特殊,它们都是由于特殊类型的神经元死亡所导致的。
如何在成体中让视神经节细胞和多巴胺神经元获得再生?研究人员对小鼠模型的胶质细胞进行了基因编辑,设计了一套能够特异性标记“穆勒胶质细胞”的系统,再将能诱导神经细胞形成的基因编辑系统,包装成“病毒”,注射到小鼠的视网膜。
约1个月后,研究人员在小鼠的视网膜视神经节细胞层,发现了由穆勒胶质细胞转分化而来的视神经节细胞。这些诱导而来的视神经节细胞,不仅可以对光刺激产生相应的电信号,还可以和大脑中正确的脑区建立功能性联系,将视觉信号传输到大脑,成功恢复视觉功能。
进一步的研究还表明,通过这一基因编辑技术,还能将小鼠模型中特定区域的“星形胶质细胞”非常高效地转分化为多巴胺神经元。转分化而来的多巴胺神经元,能将帕金森模型小鼠的运动障碍,逆转到接近正常小鼠的水平。
这项研究的负责人杨辉指出,尽管将胶质细胞转分化为神经元的基因编辑技术在实验室里取得重要进展,但要将研究成果真正应用于人类疾病的治疗,还有很多工作要做。人类的视神经节细胞能否再生?帕金森患者是否能通过该方法被治愈?研究人员今后将从小鼠模型转到灵长类模型,进一步深入研究。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出处非(巨潮财经网)的作品,均转载于自其它媒体,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目的在于信息的传递,本网不承担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如对稿件有质疑请与本网客服联系。
2、刊发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15日内联系本网客服。
-
永久性视力损伤或有望恢复 科学家首次在小鼠模型中成功实现
利用先进的基因编辑技术,我国科学家在治疗神经性疾病的基础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首次在小鼠模型上,成功恢复永久性视力...
2020-04-14 16:43:33
-
国际顶级期刊《自然·通讯》:中国学者合成有机纳米聚合物 将对柔性电子技术产生影响
有机半导体及柔性电子技术,是承载未来信息产业与智能制造极具潜力的载体。中国科学院院士黄维和南京邮电大学信息材料与纳米...
2020-04-14 16:32:51
-
全球疯抢中国呼吸机,元器件供应却成主要瓶颈 进口期间能否用国产替代?
从1月28日到现在,我们工厂生产线基本上都是满负荷,这两天尤其如此。因为海外疫情发展太快,目前工厂作息是每周七天无休,从...
2020-04-13 16:50:49
-
帕金森碰上5G 疫情期间仍能全程管理和照护 微创植入起搏器
4月11日,在网络直播模式下,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301医院)功能神经外科主任医师凌至培现场接诊了一位远在吉林省吉林市的帕...
2020-04-13 16:32:29
-
老总变主播,218项“成都造” 与全球抗疫场景云对接
我们研发的一体式智能医废收集车具有在线监测、数据自动上传、自动消毒喷淋、操作方便等优点。权威机构第三方监测报告显示,...
2020-04-10 16:48:14
- 优质内容成短视频行业竞争关键 好看视频10亿奖金扶持原创作者 颁发年度大奖
- 运用计算型潜望原理 数码相机就能“看见”隐藏物体 探测隐藏的物体和敌人
- 新型交通制式:动车与地铁“混血” 国产首个市域动车组上线运营
- “回家地图”:2019年春运护航服务启动 骑行返乡可定位免费维修点
- 打游戏也输了!新款“阿尔法”击败人类玩家 取得压倒性胜利
- 我国学者研究“多节点量子网络”取得基础性突破 拓展节点数目
- 160公里时速磁浮列车将在商业线进行提速测试
- 科技创新让生活更精彩 营养美食可打印
- 人工智能将给“寻医问诊”带来哪些改变 机器人为居家养老、个人护理服务
- 竞争者来了?英国电信“官宣”入华,移动、联通、电信该紧张吗 用户选择多样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