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看点丨理财赎回风波渐平,还要关注什么?
- 来源: 腾讯网 2023-01-03 12:04:36
摘要
理财赎回潮下,市场表现怎么样?
【资料图】
理财赎回潮带来的踩踏行情下,各类债券表现存在明显差异,短券跌幅明显大于长券,信用债的跌幅明显大于利率债的跌幅,目前对利率债影响已经消散,对高流动性信用债的冲击开始企稳。本轮理财赎回潮引发负反馈效应给市场带来如此大的冲击,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1)投资者对于理财净值化适应程度较低,对净值下跌较为敏感。(2)银行和理财子资产偏好不同,导致银行对于理财卖出的资产承接能力不够,银行偏爱利率债,理财子偏向信用债。(3)银行年末考核压力导致银行对于理财抛售的资产承接意愿偏弱。
银行理财市场有哪些看点?
(1)固收类理财规模持续下滑,T+0理财或将告别历史舞台,截止12月25日,银行理财市场存续产品规模25.1万亿元,相比10月底下降了3.0万亿元,理财市场整体赎回压力较大。(2)银行理财破净率创新高,封闭式产品表现更差,截止12月底银行理财的破净率超16%。(3)“破净潮”和“赎回潮”下,理财新发热度有所减弱,12月新发产品募集规模较11月份下滑25.57%左右。新发封闭式产品规模占比超88.34%,固收类产品占比超99%。此外,在12月18日当周,3年期以上产品发行规模出现跳升。(4)2023年一季度银行理财市场到期压力较大,开放式和封闭式产品分别到期约5.44万亿元和1.25万亿元。开放式银行理财产品的到期主要集中在2023年的1月、2月、3月和6月,预估到期规模分别为2.65万亿元、1.12万亿元、1.68万亿元和1.24万亿元。
后市展望:赎回风波渐平,当前处于市场修复初期的上半场
我们对比了前两次赎回,分别发生在2020年5月和2022年2月,本轮赎回潮的情况与2020年5月的赎回事件起因较为类似,均是受预期转向致利率快速调整所致,但不同的是当前基本面和政策面对利率的共振并未形成,利率调整更多是脉冲式的,短期不具备进一步上行基础。但由于当前市场产品净值化程度较高,因此本轮理财赎回的规模和力度均明显高于2020年5月,同时主要破净又发生在固收类产品,对市场造成的负反馈效应亦显著强于今年2月由固收+产品所引发的。
未来市场修复,我们认为主要分为两个阶段:(1)第一个阶段首先是抄底投资者进场,会优先选择高安全性和高流动性的资产,例如利率债、同业存单、银行二永债等品种;(2)第二个阶段是理财净值的修复期,反弹幅度会较大,流动性影响逐步被抹平后,入场的投资者会更加要求收益,开始介入偏弱资质和弱流动性的信用资产,当然由于理财资金的短期“失血”,在一段时间内弱资质、弱流动性资产的买盘力量不足,短期面临估值持续维持高位的压力。我们认为当前市场尚处于第一阶段初期,即利率已经调整到位,二永债及高流动性城投债估值企稳,估值缓慢恢复,但由于后续仍有赎回的卖盘压力,近两个月估值或仍维持弱势震荡态势,预计明年一季度后,随着理财赎回压力减小,买盘力量显著强于卖盘,估值会明显迎来修复。
来源丨华福固收荷语
作者丨李清荷团队
01 理财赎回潮下,市场表现怎么样?
11月中旬,流动性边际收紧,叠加房地产利好政策集中出台和疫情防控优化政策落地的影响,债市看空情绪浓烈,短期债市大幅波动,导致理财产品破净,颠覆投资者对于理财稳健收益的印象,引致恐慌性赎回,进而引发了理财赎回潮。11月下旬,理财产品净值回撤引发的赎回潮一度有所缓和,但12月风波又起,随着部分定期开放式产品的陆续开放,理财面临的赎回压力再次加大,导致各大理财子不得不抛售资产以换取流动性。
在本轮踩踏行情中,银行理财面临赎回压力时,需要腾挪仓位,首先会抛售高流动性资产,例如利率债、同业存单、银行二永债、高流动性短债等品种,这样既可满足回款,资本利得不会损失较大。11月,广义基金债券托管量大幅下降1.13万亿元规模,其中主要减持同业存单、政金债和国债等利率品种。
利率债,首轮抛售的高流动性资产。10年期国债、1年期国债和AAA级一年期同业存单的收益率从11月10日的低点一路上行至12月13日的高点,分别上行19bp、48bp、54bp,短券跌幅明显大于长券,这是由短期限理财产品占主导地位所决定的;随后12月13日至今,理财赎回对利率债的冲击调整到位,各利率债品种收益率出现回落,利率品种重回基本面定价逻辑。
信用债,作为理财配置主力品种,一、二级市场均有明显压力。1年期中短票、3年期中短票、5年期中短票、3年期商业银行二级资本债、3年期商业银行永续债从11月10日分别上行49bp、43bp、27bp、45bp和49bp至11月17日的小高点,随后理财赎回压力有所减弱,品种信用债收益率开始小幅回调至12月初,理财赎回压力又起,品种信用债收益率再度爬升,分别又上行41bp、63bp、39bp、85bp、102bp,依然是高流动性的银行二永债调整最多。
本轮踩踏行情,还将二级市场的收益率上行压力传导至一级市场,一级市场则频现取消发行的情况,使得发行主体面临更大的融资压力和更高的融资成本。若发行主体融资渠道持续不畅,则可能导致发行主体面临流动性危机,信用风险提升,从而进一步推升相关信用债的收益率,导致理财子等投资机构面临更大的净值压力和更深的流动性危机,从而形成流动性的负反馈效应。自2022年11月11日至12月26日,信用债一级市场取消发行债券258只,取消发行规模合计1868亿元,同比大幅增长315.14%。
整体来看,本轮理财赎回潮中信用债的跌幅明显大于利率债的跌幅,主要是因为理财子配置底仓中以信用债为主,当理财子面临赎回潮,需要抛售资产换取流动性时,其持仓中占比最大的短券、信用债受到的冲击最大。
本轮理财赎回潮引发负反馈效应给市场带来如此大的冲击,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
第一,投资者对于理财净值化适应程度较低。理财产品的投资者不同于股票和基金,由于理财背靠银行的渠道优势,理财产品的持有者相较于基金、股票等产品更为下沉,吸纳了大量风险偏好较低的个人投资者。此外资管新规刚刚才实施近1年,理财净值化还未被大量投资者所适应,对净值下跌较为敏感,因此在理财出现净值回撤之后,大量投资者开始赎回,迫使理财抛售债券应对赎回。
第二,银行和理财子资产偏好不同,导致银行对于理财卖出的资产承接能力不够。银行和理财子资金债券资产配置偏好不同,银行偏爱利率债,理财子偏向信用债。截至2022年11月末,商业银行配置国债、政金债、地方债、同业存单等利率品种占比合计95.72%。此外,在11月赎回潮背景下,商业银行债券托管量大幅增长1.16万亿元的规模,其中主要承接国债、政金债等利率品种。
而根据中国理财网2022年半年报的披露信息,理财产品配置信用债占比合计达48.07%,利率债配置占比仅5.2%。
主要原因是银行受监管影响,配置国债、政金债的风险权重为零,地方政府债风险权重为20%,而配置信用债风险权重为100%,此外二永债的风险权重在100%-250%之间,信用债在税收和资本占用方面属于劣势;而对于理财产品则没有相应的监管指标限制,因此银行对于理财子公司卖出的信用债的承接能力不足。
第三,银行年末考核压力导致银行对于理财抛售的资产承接意愿偏弱。由于各大银行相继设立理财子公司,理财子公司和银行的绩效考核已经独立,银行接近年底,银行面临考核压力,对于理财子公司的卖出的资产的承接意愿偏低。
02 银行理财市场有哪些看点?
2.1 固收类理财规模持续下滑,T+0理财或将告别历史舞台
受债市基本面“强预期”利空的影响,理财产品规模持续下降,12月份再迎来一次赎回高峰。根据普益标准的统计数据显示,银行理财产品存量规模由10月末的28.09万亿元,降至11月末的27.39万亿元,截至2022年12月25日,存量规模进一步下降至25.07万亿元,共减少了3.02万亿元,理财市场整体赎回压力较大。
从理财产品类型来看,12月以来固收类理财产品的赎回压力最大。截至12月25日,固收类理财产品的存续规模约24万亿元,较上一周大幅减少3.14万亿元,较11月同期减少2.23万亿元;其他产品类型较上周均有所减少,其中权益类产品减少了140亿元。
从申赎期限类别来看, 12月份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整改进入“倒计时”,T+0理财产品的存续规模减少近万亿元。从数量上来看,存续理财产品以3-6个月、6个月-1年、1-3年为主,截止12月25日分别仍有4,181只、10,588只、11,860只理财产品存续;从规模上来看,存续理财产品主要以T+0、6个月-1年、1年-3年期为主,三类产品的存续规模占比所有产品的存续规模超六成。
受现金新规的影响,12月以来T+0理财产品的存续规模较11月份同期减少0.95万亿元;此外由于恐慌情绪蔓延,1年以内及1年-3年投资期限的产品规模也出现不同程度地减少,主要是因为持有中短期产品的客户普遍风险偏好较低,对于收益的回撤更为敏感,因此当产品净值出现较大波动时会迅速撤离。
2.2 银行理财破净率创新高,封闭式产品表现更差
自今年3月份的固收+产品“破净潮”之后,11-12月份又开始了理财产品今年第二次大面积亏损,累计单位净值小于1的破净产品的破净率超16%,创历史新高。2022年一季度市场遭遇“股债双杀”,大批理财产品净值下跌,部分产品跌破初始净值1,破净率超10%;随着债市调整和A股市场回暖,二、三季度破净的理财产品有所回温,产品收益有所提升;然而进入12月份以后,破净率再一次攀升至16.37%,主要还是受到近期债市表现低迷的影响,债券因遭恐慌抛售而大幅下跌,导致配置债券的理财产品净值也跟随波动。
截至12月26日,我们统计了26989只封闭式理财产品和18445只开放式理财产品,其中封闭式理财产品破率为19.71%,开放式理财产品破净率为10.64%。封闭式理财产品破净率明显高于开放式理财产品,主要是因为开放式理财产品为了满足赎回需求,更多持有容易变现的利率债或存款等产品;而封闭式产品通常期限偏长,流动性管理压力较小,同时为了增厚收益会偏好持有收益更高的信用债资产,因而受到本轮债券市场调整的影响更大。
2.3 “破净潮”和“赎回潮”下,理财新发热度有所减弱
在“破净潮”和“赎回潮”下,12月新发产品募集规模较11月份下滑25.57%左右,理财新发热度有所减弱,新发产品以固收类和封闭式产品为主。根据普益标准的统计数据显示,截止12月25日,12月新发理财产品2141只左右,相比11月增加了210新发产品;规模合计1774.14亿元,较11月下滑了22.74%左右,理财新发热度有所减弱。
具体来看,新发封闭式产品规模占比超89%,固收类产品占比超99%。近期封闭式产品的持续增发,一方面是因为金融机构为拉长负债端久期从而减少短期集中赎回压力,另一方面是在经历一个多月的调整后,目前留存下来的理财客群大多风险承受能力较高,对封闭式产品的持有意愿会高于之前快速撤离的客户。
从产品期限类型来看,新成立的理财产品以3-6个月、1年-3年和3年以上为主。12月以来3年以下的新发产品规模均较上个月出现下滑,但3-6个月、1年-3年和3年以上的规模占比最高,分别占12月新发产品规模比重为24.00%、25.78%和17.11%,此外,在12月18日当周,3年期以上产品发行规模出现跳升。
2.4 2023年一季度银行理财市场到期压力较大
2023年一季度,银行理财市场到期压力较大,开放式产品到期约5.44万亿元,封闭式产品到期约1.25万亿元。我们利用目前存续的开放式和封闭式理财产品的到期日分布来预估2023年理财市场的到期情况,开放式银行理财产品的到期主要集中在2023年的1月、2月、3月和6月,预估到期规模分别为2.65万亿元、1.12万亿元、1.68万亿元和1.24万亿元,其余月份到期规模基本在0.5万亿元以下;封闭式理财产品的到期主要集中在2023年一季度,规模为1.25万亿元,其余月份的到期规模基本在0.3万亿元以下。
03 后市展望:赎回风波渐平,当前处于市场修复初期的上半场
银行理财产品净值化改造进程开启后,市场上共发生过三轮理财赎回潮:
2020年5-7月:对疫情初期“债牛”修正引发银行理财和货基赎回潮。2020年5月,当时正处于疫情初期冲击,经济下行,货币政策宽松带来的“债牛”行情中,随后经济回暖、股市大涨,市场预期转向,资金开始向股市转移,随即理财产品和货基出现明显抛压,但由于当时仍处于资管新规过渡期,市场产品的净值化程度较低,因此并未引发理财的踩踏赎回行情。
这轮债市回调是对于前期政策宽松带来的“债牛”的一个修正,使得万得中长期纯债基金指数最大回撤-1.75%,直至7月下旬,指数才开始回升;观察货币型和债券型基金份额的变化情况,5月-9月货币基金和债券基金份额均出现大规模缩水,分别下滑了1.13万亿份和0.63万亿份,10月开始出现小幅反弹。此轮理财赎回中,收益率上行之后并无明显转向,调整时间较长。
2022年2-3月:固收+产品的小规模赎回潮。2022年2月股债双杀行情下,固收+产品净值受到重创,遭遇赎回潮。在赎回过程中,流动性较好的权益类资产首先遭到抛售,其次为利率债和银行二永债。3月中旬,金融委会议提振了市场信心,理财赎回潮逐步平息,整体历时一个月左右。此轮赎回潮对利率债市场的影响较小,2-3月国债收益率以震荡行情为主。
总的来看,理财产品净值化改造进程开启后,共发生过三轮理财赎回潮,其中2022年2月的固收+产品的小规模赎回潮整体历时较短,且对市场影响较小;而2020年5月这轮赎回潮是受预期转向影响,属于基本面明显好转的情况下,债市收益率持续上行,但由于当时市场产品净值化程度较低,并未引起理财的踩踏赎回行情。
我们认为本轮赎回潮的情况与2020年5月的赎回事件表现略有类似,但也有所不同:
(1)均是受预期转向影响所致,但不同的是当前时点下经济基本面并未出现明显好转的信号或趋势,仍在调整中,因此大幅提高利率、紧货币的概率较低,利率持续上行空间较为有限,因此我们认为本轮赎回潮的债市调整力度将弱于2020年5月的那轮调整,且持续时间更短。2020年5月理财赎回潮对应十年期国债收益率上行约60bp,AAA级1年期存单收益率上行121bp;本轮赎回潮对应的上行幅度分别为28bp和54bp,我们认为本轮赎回负反馈对利率冲击基本已调整到位,后期利率将回归基本面,短期内将维持窄幅震荡行情。
(2)当前市场产品净值化程度较高,因此本轮理财赎回的规模和力度均明显高于2020年5月,存在赎回的负反馈效应。
具体债券品种来看,通常调整是首先表现在利率债、同业存单、银行二永债等流动性较好的品种上,随后开始传导至信用债中流动性较强的强资质短债,最后传导至流动性较弱的理财基金产品底仓资产——城投债品种。整个传导过程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当传导至链条尾部的弱流动性品种资产时,链条前段的利率债和同业存单等品种往往已经开始一定程度估值修复了。
未来市场修复,我们认为主要分为两个阶段:(1)第一个阶段首先是抄底投资者进场,会优先选择高安全性和高流动性的资产,例如利率债、同业存单、银行二永债等品种;在第一阶段期间高流动性品种的估值会有一定幅度回调,而信用债等品种资产仍在高位。(2)第二个阶段是理财净值的修复期,反弹幅度会较大,流动性影响逐步被抹平后,入场的投资者会更加要求收益,开始介入偏弱资质和弱流动性的信用资产,当然由于理财资金的短期“失血”,在一段时间内弱资质、弱流动性资产的买盘力量不足,短期面临估值持续维持高位的压力。
我们认为当前市场尚处于第一阶段初期,即利率已经调整到位,二永债及高流动性城投债估值企稳,估值缓慢恢复,但由于后续仍有赎回的卖盘压力,近两个月估值或仍维持弱势震荡态势,预计明年一季度后,随着理财赎回压力减小,买盘力量显著强于卖盘,估值会明显迎来修复。
(本文略有删减)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出处非(巨潮财经网)的作品,均转载于自其它媒体,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目的在于信息的传递,本网不承担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如对稿件有质疑请与本网客服联系。
2、刊发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15日内联系本网客服。
-
-
快看点丨理财赎回风波渐平,还要关注什么?
理财赎回风波渐平,还要关注什么?
2023-01-03 12:04:36
-
-
期权开户多久后能买?做期权有哪些方式?
期权开户多久后能买?做期权有哪些方式?
2023-01-03 10:54:29
-
-
世界球精选!2022年美国通胀高企 物价究竟如何
2022年美国通胀高企物价究竟如何
2023-01-03 10:55:05
-
-
【全球快播报】征信信息哪里来?为何不直接向本人征集信息?
征信信息哪里来?为何不直接向本人征集信息?
2023-01-03 10:08:12
-
-
天天快看:国任财险“数保贷”推出,五大优势备受关注
国任财险“数保贷”推出,五大优势备受关注
2023-01-03 09:07:45
-
-
快看点丨理财赎回风波渐平,还要关注什么?
理财赎回风波渐平,还要关注什么?
2023-01-03 12:04:36
-
-
环球今亮点!港股午评:三大指数均涨逾1% 恒指再上20000点 博彩股、汽车股大涨
港股低开高走,三大指数午间集体收涨,恒指涨1 31%报20040点,恒生科技指数涨1 5%;市场憧憬今年赌收复苏,博彩股大涨;造...
2023-01-03 12:13:54
-
-
全球观焦点:2022年信托业增资总额超130亿元 多家公司小股东欲退出
中国网财经1月3日讯(记者鹿凯)据中国网财经记者不完全统计,2022年,信托业共有9家信托公司宣布增资,合计增资超130亿元。...
2023-01-03 11:35:01
-
-
热爱聚星辰,同心跨山海!伊利携手全球合作伙伴开启美好2023
历时近1个月,30余场盛会!日前,伊利集团 "热爱聚星辰,同心跨山海 "2023年客户大会圆满收官。大会上,伊利全球合作伙伴齐...
2023-01-03 11:39:31
-
-
每日快报!快讯 | 蜜雪冰城企业管理公司增资至1亿
财经网产经讯1月3日,财经网产经由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获悉,近日,蜜雪国际企业管理有限公司发生工商变更,注册资本由6...
2023-01-03 11:40:20
-
-
环球观焦点:集采政策边际影响减弱 创新药或迎来估值重塑
证券时报记者陈丽湘2022年全年医药行业波动较大,上半年抗原、核酸检测板块走强,下半年新冠口服药、中药、防感抗疫类药物异...
2023-01-03 11:34:55
-
-
上线首日用户超55万,“巽风”高踞苹果手机下载量首位,发布创意征集需求:我们打造的是一个多彩共生的生态
本文转载自公众号 "茅台时空 "文:金石2023年第一天,茅台用数实融合为用户开启新体验的同时,又创造了一项流量新纪录。1月...
2023-01-03 11:39:02
-
-
河南:3月底前购买汽车、电子产品和家电有补贴
财经网汽车讯据财联社报道,1月3日,河南省商务厅党组书记、厅长王振利表示,在扩消费方面,近期主要举措一是加大对各地发放...
2023-01-03 11:43:59
-
-
天天时讯:美国掀起几十年来最大的汽车工厂建设热潮
财经网汽车讯据财联社援引华尔街日报报道,当地1月1日,美国汽车行业正在进入多年来规模最大的建厂热潮,从传统燃油车转向电...
2023-01-03 11:33:59
-
-
【天天热闻】元旦假期档票房突破5亿元!多家上市公司角逐春节档
元旦假期,电影市场再度活跃。元旦假期电影票房突破5亿元榜首《阿凡达:水之道》票房近3亿元据灯塔专业版数据,2023年元旦档...
2023-01-03 11:55:14
-
-
消费贷成银行发力“重头戏” 规模或较去年大幅回升
去年四季度以来,在促消费政策密集推出、落地见效的大背景下,居民消费需求逐步释放,不少银行机构提早布局,加大消费贷的优...
2023-01-03 11:51:13
-
-
天天播报:广汽集团曾庆洪:计划到2025年投资800-1000亿元 建立新能源全产业链布局
财经网汽车讯据财联社报道,日前,广汽集团董事长曾庆洪在第二十届广州国际车展的官方论坛2022中国·广州汽车产业大会上表示...
2023-01-03 11:35:26
-
-
福兔贺新春,开盖扫码更有万元红包等你来拿!
对于虔诚的中国人而言,年的仪式感未曾改变:致敬尽礼,祈神赐福,拜求来年好运,道出了烙印在国人心底最浓烈的愿望。在从古...
2023-01-03 11:43:29
-
-
期权开户多久后能买?做期权有哪些方式?
期权开户多久后能买?做期权有哪些方式?
2023-01-03 10:54:29
-
-
世界球精选!2022年美国通胀高企 物价究竟如何
2022年美国通胀高企物价究竟如何
2023-01-03 10:55:05
-
-
华泰证券巨额配股“补血”!资本市场不买账,券商股大跌
下行空间有限
2023-01-03 11:13:48
-
-
短讯!苹果概念股普跌,据悉苹果减产AirPods等产品
业内人士指出,iPhone、AirPods、AppleWatch、MacBook是苹果目前最重要的四大硬件产品,若四大产品线都面临减产风险,显示全球消
2023-01-03 11:11:04
-
-
世界最资讯丨多家券商上线北交所两融权限开通功能 专家预计2023年一季度大概率开闸交易
证券日报记者昌校宇北交所融资融券业务张弓待发。《证券日报》记者从业内获悉,开源证券、兴业证券等多家券商已于2022年最后...
2023-01-03 10:36:33
-
-
快讯 | 众生药业:创新药RAY1216片用于治疗轻型和普通型新冠病毒感染患者完成Ⅲ期临床试验全部患者入组
财经网产经讯众生药业1月2日公告,公司控股子公司众生睿创组织开展的一类创新药物RAY1216片,其用于治疗轻型和普通型SARS-CoV...
2023-01-03 10:55:03
-
-
当前播报:快讯 | 鲁抗医药:拟定增募资不超12亿元,用于新近获批的部分新型抗感染类、呼吸类、降糖类等药品生产线建设
财经网产经讯鲁抗医药1月3日公告,为做好相关药品的增产保供及其他项目建设工作,公司目前正在筹划非公开发行A股股票事项。拟...
2023-01-03 10:34:52
-
-
微资讯!2022年港股IPO数量下滑 专家预计今年流动性将改善
记者许洁随着持有2022年港股IPO最后3张 "门票 "的博安生物、康沣生物以及澳亚集团成功登陆港股,2022年港股IPO市场顺利收官...
2023-01-03 10:34:22
-
-
当前资讯!正平股份投资成立锂业公司 注册资本2亿元
财经网汽车讯天眼查App显示,近日,正平阿特拉斯锂业(陕西)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金生光,注册资本2亿人民币,经营范...
2023-01-03 10:39:45
-
-
世界今亮点!苏州新能源汽车产业创新集群建设推进大会举行
财经网汽车讯据财联社消息,日前,苏州市新能源汽车产业创新集群建设推进大会暨项目集中开工签约仪式在太仓举行。本次集中开...
2023-01-03 10:45:49
-
-
快讯丨爱心人寿注册资本获批增至20.2亿元,由新里程健康认购
财经网金融讯1月3日,北京银保监局发布《关于爱心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变更注册资本及股东的批复》,批复显示,北京银保监局...
2023-01-03 10:41:07
-
-
【环球聚看点】中汽协:2022年1-11月销量排名前三的轿车品牌依次为五菱宏光mini、轩逸、朗逸
财经网汽车讯1月3日,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分析,2022年1-11月,销量排名前十位的轿车品牌依次为五菱宏光mini、轩逸、朗逸...
2023-01-03 10:38:47
-
-
环球消息!特斯拉大中华区总裁朱晓彤将担任全球管理层职位?官方暂未回应
财经网汽车讯1月3日消息,据路透社报道,一份内部公告显示,特斯拉大中华区总裁朱晓彤晋升,将担任全球管理层职位,负责特斯...
2023-01-03 10:49:04
-
-
环球今头条!扬子新材:终止收购滨南股份 风险化解有望迎来“逆境反转”
随着近日披露的证监会的立案调查,上市公司扬子新材(股票代码:002652 sz)的 "多事之秋 "似乎有望伴随2023年元旦的到来...
2023-01-03 10:53:09
-
-
【全球快播报】征信信息哪里来?为何不直接向本人征集信息?
征信信息哪里来?为何不直接向本人征集信息?
2023-01-03 10:08:12
-
-
环球信息:厦门国际银行上海分行:网点运营不断档 金融服务勇坚守
厦门国际银行上海分行:网点运营不断档金融服务勇坚守
2023-01-03 10:00:29
-
-
环球观焦点:影视股走强,2023元旦档总票房超5亿
猫眼专业版数据显示,截至1月2日21时,2023年元旦档总票房5 47亿,总人次1241 4万,总场次99 7万场。
2023-01-03 09:56:01
- 年内第二轮降准释放资金7500亿元左右 促进“宽货币”向“宽信用”传导
- 科创板落地步伐加快 龙头券商和创投将受益 或助推估值革新
- 提上日程!沪德通将接棒沪伦通 中国A股大力引进外资
- 春节前最后一波红包机会值得期待 北上资金连续三日加仓低估值权重股
- 131家券商去年净利降幅超四成 25家券商亏损 头部券商抗风险能力更强
- 据统计:19家银行变更注册资本 农商行占比近九成
- 京城银行春节前未现取现难 部分网点霸气回应“20万元之内随便取” 储户吐槽银行服务窗口少
- 2019年,国企改革如何走深走实?专家:加快从“管企业”走向“管资本” 试点升级再提速
- 自贸区升级扩容方案加速出台 自贸区向自贸港过渡进程加速
- 银保监会:鼓励保险资金增持上市公司股票 拓宽专项产品投资范围 依法合规加快有关备案、核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