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夏粮收获近五成 今年是个丰收年
- 来源:农民日报 2018-06-08 13:06:36
芒种已至。农谚讲,芒种芒种,连收带种。截至6月6日,全国夏粮收获近五成。据农业农村部农情调度情况和专家实地调查分析,今年夏粮仍是一个丰收年。夏粮的主体是小麦,夏粮丰收为保障口粮绝对安全奠定了基础。
从夏粮产量的构成因素看:一是面积稳中略减。预计夏粮面积4.08亿亩,较上年持平略减。二是单产持平略减。影响今年夏粮单产的主要是两个因素:一是冬前苗情较差,群体不足,影响亩穗数。二是低温冻害。4月初,黄淮北部等地出现强降温天气,正值小麦幼穗分化的关键时期,导致局部麦田幼穗受冻,穗粒数减少。
今年夏粮获得好收成,得益于中央高度重视粮食和农业生产,也得益于各地各级农业部门坚决贯彻中央部署,加大力度,强化措施,努力稳定和优化粮食生产。一方面,政策引导作用明显。尽管今年国家调低小麦最低收购价每斤0.03元,但托底作用明显,小麦市场价格保持稳定,农民种麦收入预期稳定。另一方面,科技支撑作用加强。小麦是三大粮食中技术集成度最高、机械化程度最高的作物,特别是黄淮海地区形成了一套以机械作业为载体的农机农艺融合、绿色生态环保的技术模式,提高了小麦生产科技水平。此外,主产区反映,今年小麦生育期内光温水匹配总体较好,利于小麦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
今年夏粮生产有几个显著特点:一是生态种植加快。华北和新疆塔里木河地下水超采区调减小麦面积200多万亩。西南西北调减条锈病菌源区小麦70多万亩。二是优质比例提升。市场紧缺的优质强筋弱筋小麦面积占30%,比上年提高2.5个百分点。三是节本增效显著。集成推广节水、节肥、节药等绿色技术模式,促进节本增效。节水小麦品种面积达到20%,比上年提高8个百分点。其中,河北节水小麦品种占比超过50%。
当前,已进入“三夏”大忙时节。农业农村部将认真贯彻中央决策部署,坚定稳定优化粮食生产目标不动摇,加强指导服务,落实关键技术,努力夺取全年粮食丰收,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一是精心组织跨区机收,搞好机具调度,提高机收效率,实现颗粒归仓。二是切实抓好夏种夏管,加快播种进度,扩大适播面积,提高播种质量。特别是指导黄淮海地区调减部分低产夏玉米,扩种夏大豆。三是全力抓好防灾减灾,发布预警信息,推进科学抗灾,确保安全度汛和农业生产安全。当前突出抓好黑龙江、内蒙古等地抗旱工作。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出处非(中国新农网)的作品,均转载于自其它媒体,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目的在于信息的传递,本网不承担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如对稿件有质疑请与本网客服联系。
2、刊发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15日内联系本网客服。
-
-
湖南杨梅之乡 1.5万人平均增收3600元以上
近日,“中国杨梅之乡”湖南省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举办2018杨梅节暨产业扶贫促销活动,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及客商汇聚这里,品味独具特..
2018-06-08 11:34:42
-
-
秦皇岛旧县村桑葚成熟 不少客商采摘
近日,河北省秦皇岛市抚宁区旧县村的桑葚成熟,吸引河北省内外的客商前来采购。旧县村是当地远近闻名的桑葚专业村,桑葚种植历史悠久..
2018-06-08 11:27:58
-
-
“福”到长白山世界生态旅游在福州举行招商推介会
为全面打造“长白山世界级生态旅游目的地”品牌形象,着力宣传长白山“春来踏雪赏花、夏可避暑度假、秋观层林尽染、冬游雪域王国”四..
2018-06-08 10:59:09
-
-
兰溪力促招商引资提高品质增加效率
兰溪力促招商引资提质增效 近日,在兰溪市招商引资项目信息快速评审工作例会上,7个招商引资项目通过了快速评审,顺利进入项目库,同..
2018-06-08 10:54:28
-
-
爱上地招商会,石墨烯引起全国代理潮流
爱上地全国招商会在北京如期举行,来自全国各省的合作商代表齐聚一堂,共襄盛举,在火热的洽谈氛围中,合作商代表以独到的眼光看到了石..
2018-06-08 10:52:51
俊仲号普洱茶系列产品获得社会各界广泛认可
今日猪价暴跌 玉米上涨结束未来或价格下跌 豆粕行情
山西长治:潞安集团司马煤业强占合作社租赁土地引纠纷
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已基本成型 未来农业发展大有可为
乡村振兴正当时——2018年“三农”发展前瞻
杭州富阳区黄公望原村副书记被指骗取搬迁补偿款
吉林市: “扫黑除恶”何时从 “先导镇”打响第一枪
辽宁:营口法院一纸裁定让阜新中院生效判决难执行
温州一城市综合体配套时隔7年仍成荒地 相关部门态度
云南大理洱源县3.5万亩梅花竞相开放
2018年黑龙江调减水稻种植面积 水稻休耕试点每亩补助
大数据分析:中美意见领袖对中美贸易战的观点态度
强化土壤污染管控和修复 提高土壤科技支撑能力
鲁甸灾区:柏油路通进村
安徽改厕:劣质产品在多地中标令人质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