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农网
首页 -> 综合

从最穷农业县到百强县第一名,这个城市经历了什么?

    来源:荔枝网   2018-06-11 03:59:56

  在江苏有一个城市,提起它,我们会想到很多标签:昆曲之乡、台资高地、百强县之首……没错,它就是昆山。然而谁又会想到,四十年前的昆山,还是苏州最穷的农业县。伴随着改革开放的嘹亮号角,昆山人凭借“第一个吃螃蟹”的精神,迎难而上、革故鼎新,走出了一条敢闯敢干的“昆山之路”,创造了全国对外开放的奇迹。而这一切的发端,正是1985年创办的全国首个自费开发区——昆山开发区。

  1985年,江苏第一家外资企业苏旺你有限公司落户昆山开发区,当时流水线上生产的产品还是保暖手套。而如今同样在昆山开发区,友达光电的车间里已经可以生产世界上最先进的液晶显示屏。从最初只有几家乡办企业,到如今一万多家企业落户,历经三十多年发展,昆山开发区已成为全国企业最密集、单位面积投入产出比最高的地区之一。

  115平方公里,2300多家外资企业,657亿美元进出口额,5184亿元工业产值——这是昆山开发区去年交出的成绩单;而将时间的指针拨转回1985年,这几个数字变成了3.75,1,0.0218,0.6。那时的昆山,还是苏州排名最末的“小六子”,眼看着兄弟县市发展乡镇工业过上了好日子,昆山人感受到“压力山大”。

  今年七十多岁的宣炳龙,是昆山开发区的创办者之一,他告诉记者,全国第一个自费开发区,就是在昆山城东一块农田上,“偷偷”建设起来的。“我们穷,我们不发达,那么昆山要发展怎么办?要学特区,搞对外开放,引进外资。当时我们也不敢叫开发区,就作为昆山的一个工业小区,就这样开始。”宣炳龙说。

  没有政策支持,没有经费拨款,甚至没有“准生证”,但昆山人“不等、不靠、不要”,“敢想、敢当、敢为”,硬生生从这里开始,闯出了一条享誉全国的“昆山之路”。没钱怎么办?昆山开发区选择“富规划,穷开发”——远景要有,走一段再弄一段;政策不足,服务来补。“我们第一个外资项目,往南京跑了102次审批!但是我们没有让外商企业觉得那么烦,102次我们来跑,全部弄好以后交给你一个批准证书。”回忆起当年的事儿,宣炳龙有些激动。

  “5+2”、“白+黑”、“168”小时满负荷工作,“亲商、富商、安商”的服务理念,成为了昆山开发区的招商名片。对于这一点,早年来到昆山的捷安特公司负责人石静安,至今还印象颇深。他告诉我们,捷安特在1992年的时候到了昆山,当地的招商以及领导对于他们相当热情诚恳,服务做得很到位,办事效率相当高,不管遇到什么困难的话,都能获得很好的解决。

  凭借更具竞争力的商务成本、暖人心的周到服务,昆山开发区陆续吸引了沪士电子、统一食品、樱花卫厨、捷安特自行车等一批台资大项目落户,更在亚洲金融危机期间主动承接台湾IT产业转移,“台资第一高地”初具规模,昆山开发区跃上了外向型经济发展的“高速路”。"台资第一高地"初具规模,昆山开发区跃上了外向型经济发展的"高速路"。但昆山人并没有满足于现状,他们把加工贸易瞄准到当时国际最先进的计算机、手机、数码相机这"三机"产业上,然而,要吸引"三机"在中国制造,当时的体制机制并不具备,于是他们花了三年时间、往返北京84次,推动建立了封闭操作、快速通关的"出口加工区"。

  2000年,昆山出口加工区成为全国第一个出口加工区,昆山海关关长杨芳明告诉记者,在成立出口加工区之前,企业生产从接到订单到最后交到客户手上,需要的时间要超过一个月; 成立出口加工区以后,这个时间大大缩短到了三天,使企业的效益得到了一个质的提升。

  依托出口加工区,当时的昆山开发区成为了全国最大的IT产业制造基地,每年生产世界上40%的笔记本电脑,20%的手机,10%的数码相机。区内几十家龙头企业,还带动了区外数千家配套企业的协同发展。来自台湾的仁宝电脑,如今一年的产值将近1200亿人民币,是江苏进出口额最大的外资企业,企业副总张永南也是早期来昆山的工作人员之一,他说,当时他们选择昆山,就是因为这里产业配套非常齐全 ,是整个中国大陆在IT产业里面最成熟的地方。

  以仁宝电脑生产的笔记本电脑为代表,“MADE IN KUNSHAN”开始风行全球,而此时,昆山人又一次走出思想局限,开始谋求从“昆山制造”向“昆山创造”转变。2004年,昆山开发区在全国率先建设光电产业园,龙腾光电、国显光电等自主核心企业,将资金、品牌、技术牢牢攥在自己手中。现在,昆山又开始发力半导体芯片产业,利用千亿级电子信息产业基础,布局“强芯亮屏”战略。目前,全区各类高新技术企业达296家,研发机构546家,去年高新技术产值达1600亿元。自主品牌龙腾光电的总经理蔡志承告诉我们,目前企业累计申请专利近2000项 ,创新研发成为了产业发展的新动能。

  从全省第一家中外合资企业、第一幅有偿出让土地,到全国首个出口加工区、首个县级市首个留学人员创业园,再到全国首张一般纳税人资格试点增值税发票……一个个敢为人先的"首创",让昆山在改革开放的历史长河中闪耀光芒。从"农转工"到"内转外",从"低转高"到"大转强",再到如今沿着"一带一路"走出去,将园区管理的"昆山经验"输送到非洲,一次次锐意进取的改革,为时代发展写下"昆山注脚"。

  “越过一岭又一峰,闯过一关又一坎”,昆山人用思想大解放,实现了一次次“鹞子翻身”,以一部波澜壮阔的发展变迁史,精彩注解了中国改革开放大时代背景下核聚变般的能量释放。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出处非(中国新农网)的作品,均转载于自其它媒体,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目的在于信息的传递,本网不承担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如对稿件有质疑请与本网客服联系。

2、刊发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15日内联系本网客服。

阅读延展

美安康海南公司运营 助力打造热带高效农业品牌

美安康海南公司运营 助力打造热带高效农业品牌

6月8日下午,美安康质量检测技术(海南)有限公司正式揭牌运营。美安康(ACC)质检中心在海口高新区的落地运营,是海南省推动打造本土农..

2018-06-11 03:48:18

宜昌市新品种马铃薯亩产值超4000元

宜昌市新品种马铃薯亩产值超4000元

正值马铃薯收获季节,为真实准确掌握马铃薯新品种“费乌瑞它”的平均亩产量,6月5日,宜昌市远安县嫘祖镇农办会同县农技推广中心相关..

2018-06-08 15:34:49

全国“三夏”时节抢收忙 麦浪翻滚粒归仓

全国“三夏”时节抢收忙 麦浪翻滚粒归仓

6月5日山东省聊城市阳谷县七级镇前郎村农民郎衍柱(右)收获良种小麦,丰收喜悦溢于言表。 当前,夏收正由南向北快速推进。“三夏”..

2018-06-08 15:25:49

四川省纳溪区开展精准扶贫送化肥1500多公斤

四川省纳溪区开展精准扶贫送化肥1500多公斤

近日,四川省泸州市纳溪区工商联组织农技专家到合面镇郑河村,开展“精准扶贫送化肥,产业帮扶暖人心”活动,为农户免费送去1500多公..

2018-06-08 15:16:49

植保无人机大范围推广使用正当其时

植保无人机大范围推广使用正当其时

6月3日,在湖北省咸丰县朝阳寺镇鸡鸣坝村,一名飞手在操纵植保无人机给烟叶喷洒农药。 “飞防”是近年来植保行业急剧升温的热词,这..

2018-06-08 11:55:06